企业管理
邢台Facebook代运营公司:为您的业务打开全球市场的大门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Facebook已成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然而,面对复杂的广告管理和营销策略,许多企业发现自己难以独自应对。此时,选择一家专业的Facebook代运营公司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位于邢台的企业来说,找到一家合适的Facebook代运营公司,能够帮助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展市场。本文将详细探讨“邢台Facebook代运营公司”的优势及其带来的好处。 一、Facebook代运营是什么? Facebook代运营是一种外包服务,由第三方公司(即代运营公司)为企业管理其在Facebook平台上的营销活动。代运营服务包括账户管理、广告策划、内容创作、数据分析等多个环节。通过代运营服务,企业能够有效提升广告投放效果,并降低因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而带来的风险。 二、邢台Facebook代运营公司的好处 在选择Facebook代运营公司时,邢台的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受益: 1.降低成本 与组建一个内部团队相比,选择代运营公司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内部团队的建立和培训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而代运营公司已经拥有成熟的团队和工具,可以迅速启动和优化广告活动。 2.提供行业经验 邢台的Facebook代运营公司通常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成功案例。无论是跨境电商、科技公司,还是教育机构,代运营公司都能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制定出最适合的营销策略,确保广告的高效投放。 3.节省时间和精力 Facebook广告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进行数据分析和优化时。代运营公司可以接管这些繁琐的任务,让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而不必为广告运营问题操心。 三、邢台Facebook代运营公司优势 邢台的Facebook代运营公司不仅能够提供基础的广告管理服务,还具备以下独特的优势: 1.专业团队 邢台的代运营公司通常配备了由市场分析师、广告策划师、设计师和数据分析师组成的专业团队。团队成员深谙Facebook广告的运作机制,能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营销解决方案。从广告创意到投放策略,再到效果监控,所有环节都由专业人士把关,确保广告效果最大化。 2.自行研发的科技 一些邢台的Facebook代运营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广告管理工具和算法,可以对广告投放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这些科技手段不仅提高了广告的精准度,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快速调整投放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3.丰富的案例积累 邢台的代运营公司在多年的服务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成功案例。这些案例覆盖了多个行业和市场,能够为企业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无论是初次尝试Facebook广告的企业,还是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公司,代运营公司都能根据过往案例,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
重磅!国办出台支持创投“十七条”
创业投资 发展创业投资是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五大方面提出17条具体举措。 来源 | 中国政府网(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 数据君 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总体要求 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创业投资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引导创业投资稳定和加大对重点领域投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培育多元化创业投资主体 (一)加快培育高质量创业投资机构。鼓励行业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创业平台机构等参与创业投资,重点培育一批优秀创业投资机构,支持中小型创业投资机构提升发展水平。引导创业投资机构规范运作,提升股权投资、产业引导、战略咨询等综合服务能力。创业投资机构按规定开展私募投资基金业务的,应当依法依规履行登记备案手续。未经登记备案的主体,应当用自有资金投资。 (二)支持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发展。加大高新技术细分领域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培育力度,引导带动发展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促进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聚焦新领域新赛道,对投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的创业投资机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创业投资充分发挥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作用。 (三)发挥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作用。充分发挥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作用,进一步做优做强,提高市场化运作效率,通过“母基金+参股+直投”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优化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改革完善基金考核、容错免责机制,健全绩效评价制度。系统研究解决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集中到期退出问题。 (四)落实和完善国资创业投资管理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行业科技领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健全符合创业投资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国资创业投资管理体制和尽职合规责任豁免机制,探索对国资创业投资机构按照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进行考核。 多渠道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 (五)鼓励长期资金投向创业投资。支持保险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做好对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穿透后底层资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上市公司股权的,底层资产风险因子适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相关要求。鼓励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机构发行公司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增强创业投资机构筹集长期稳定资金的能力。 (六)支持资产管理机构加大对创业投资的投入。支持资产管理机构开发与创业投资相适应的长期投资产品。在依法合规、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支持私募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创业投资基金。鼓励资产管理机构针对科技型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经营特征和金融需求,提供并完善股权投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资产服务信托等综合化金融服务。 (七)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直接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支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总结上海试点开展直接股权投资经验基础上,稳步扩大试点地区范围,充分发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企业重组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八)丰富创业投资基金产品类型。鼓励推出更多股债混合型创业投资基金产品,更好匹配长期资金配置特点和风险偏好,通过优先股、可转债、认股权等多种方式投资科技创新领域。积极发展创业投资母基金和契约型创业投资基金。 四 加强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和差异化监管 (九)建立创业投资与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机制。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开展科技计划成果路演、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等活动,组织遴选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带动就业较多的企业和项目,加强与创业投资机构对接。 (十)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优选一批高成长性企业,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围绕企业专利产业化开展领投和针对性服务,加强规范化培育和投后管理。 (十一)持续落实落细创业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鼓励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等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加大政策宣传辅导力度,持续优化纳税服务。 (十二)实施符合创业投资基金特点的差异化监管。细化《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监管要求,对创业投资基金在登记备案、资金募集、投资运作、风险监测、现场检查等方面实施与其他私募基金差异化的监管政策,支持创业投资基金规范发展。 修订完善《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便利外国投资者在境内从事创业投资。支持国际专业投资机构和团队在境内设立人民币基金,发挥其投资经验和综合服务优势。引导和规范我国创业投资机构有序开展境外投资。深入推进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进一步优化外商直接投资(FDI)项下外汇管理,便利创业投资机构等经营主体办理外汇业务。研究规范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机制和制度框架,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引导境外创业投资机构规范开展跨境投资。 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机制 (十四)拓宽创业投资退出渠道。充分发挥沪深交易所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北交所)、区域性股权市场及其“专精特新”专板功能,拓宽并购重组退出渠道。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建立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绿色通道,提高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北交所)发行审核质效。落实好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畅通外币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渠道。 (十五)优化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政策。加快解决银行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投资企业的股权退出问题。支持发展并购基金和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优化私募基金份额转让业务流程和定价机制,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与创业投资基金协同发展。推进实物分配股票试点。 六 优化创业投资市场环境 (十六)优化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环境。建立创业投资新出台重大政策会商机制,各部门在出台涉创业投资行业、创业投资机构等重大政策前,应按规定开展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防止出台影响创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积极性的政策措施。持续提升创业投资企业和创业投资管理企业登记管理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创业投资行业统计分析体系,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 (十七)营造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金融生态。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支持银行与创业投资机构加强合作,开展“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研究完善并购贷款适用范围、期限、出资比例等政策规定,扩大科技创新领域并购贷款投放。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或可转债募集资金并购科技型企业。 各地区、各部门要把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作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压实主体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要会同相关部门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实落细。
钉钉打出 AI 助理,所求为何?
不难确定,未来一定是深度集成AI能力的应用成为主流。 历经2023年AI大模型带来的认知、应用冲击,无数人坚信未来是属于AI应用的,“全民AI应用”时代将会迅速到来,只不过这个“未来”是多久,没有定论。 后来有消息传出,OpenAI的GPT Store即将上线,这个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发了业界热议。GPT Store的上线,意味着AI技术将进一步走向市场化,普通人可以通过GPT Store定制属于自己的AI助手,解决特定的业务问题,或是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 然而有趣的是,正当大家在畅想未来GPT Store何时上线时,钉钉突然打出 AI Agent抢占了发展先机……1月9日,钉钉推出的7.5大版本更新中的重磅功能 「AI 助理( AI Agent)」,并宣布在4月份会继续推出AI 助理市场( AI Agent Store),进行 AI Agent 产品化形态的更加深度探索。 而这一举动,直接抢占了一些之后11日GPT Store正式上线的热度,让诸多市场目光汇聚在钉钉身上。 不过话说回来,钉钉7.5版本发布的AI 助理,以及将发布的AI 助理以及 AI 助理市场又会带来哪些价值提升呢? AI助理出现完成去“考勤”标签化 以往大家谈起“钉钉”,直观印象就是“打卡、考勤”,但从现在的7.5版本开始,这两个标签将会逐渐被抛之脑后,而这一切与推出AI助理息息相关。 先讲AI助理,钉钉AI助理是一款强大的智能助手,它的功能多样且实用,这款助手可以进行信息摘要、撰写工作总结、编辑文档等任务,让用户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 不仅如此,用户还可以通过与AI助理的对话,实现一系列便捷的操作。例如,用户可以让AI助理打开钉钉投屏、绘制思维导图、使用白板等功能,或者进行个性化来电铃声、来电海报等设置。 这样一来,钉钉AI助理就能帮助用户实现超过30项高频功能的一键唤起,让使用钉钉变得更加简单便捷。 而且,钉钉AI助理是分为企业AI助理和个人AI助理两种类型,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的,用户可以在AI助理页面一键创建个性化的AI助理。例如个人方面,可以构建工作AI助理、旅游AI助理、资讯AI助理等,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地使用AI助理的帮助。 同样,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企业所沉淀的知识库和业务数据,在获得授权后通过对话方式开展数据分析和洞察。这样,企业就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招聘AI助理、财务AI助理、报表AI助理等,提升整个业务流程管理与经营的工作效率。 不仅如此,据了解钉钉AI助理还具备跨系统的任务执行能力,这意味着,它不仅可以处理钉钉内部的任务,还可以借助开放接口与钉钉外的视频、资讯、电商等各类第三方APP进行连接。例如,企业创建的差旅AI助理可以根据指令在第三方平台完成差旅订机票、酒店、行程安排等工作。 可以说,钉钉AI助理作为一款智能助手,完全能帮助个人用户、企业用户进行便捷、高效的工作和生活体验,并通过具备丰富的功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完成在诸多领域的高效管理与经营,直线提升工作效率,给予所有用户带来更高的服务价值。 钉钉总裁叶军(不穷)在面对媒体提问中讲到,一直以来,钉钉都是在围绕客户需求解决实际问题,钉钉的产品也是从单点局部探索尝试到逐渐形成体系、具备顶层设计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中,钉钉变得臃肿难以避免,从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造成学起来难、用不好的反馈。 而AI 助理的出现,刚好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点。“过去的产品设计是以用户点击菜单和数据分析为中心,而现在回归到第一性原理,以用户的终极目标为出发点,通过AI重构产品设计的理念。同时,原有的流程中心逻辑也在并行改进中。” 叶军认为,这对于软件也好,SaaS也好,都将带来划时代的创新,而钉钉提前走上了这条路。 决定未来价值上限的是AI助理市场 相对于AI 助理带来的是直接的服务价值提升,钉钉即将推出的AI 助理市场,或许是直接决定自身未来全面服务价值、市场价值上限的基石。 具体来看,之前IDC发布预测称,到 2026 年,接近七成的云应用将使用AI。因此不难确定,未来一定是深度集成AI能力的应用成为主流。 这一点也可以从钉钉上体现。据了解,自2023年8月开放AI PaaS以来,在70万家企业共创大模型应用落地的过程中,诸多的AI方面的需求被挖掘并进行了验证,证实了AIGC能力是具备推动企业管理及经营提升的新兴力量。 并在此同时,诸多钉钉的客户企业开始直接提诸多基于AI能力开发应用的需求。作为服务商,按理说面对需求应当都是要及时给予满足。然而现在的钉钉有7亿用户、2500万组织,如此庞大的基数,传统场景下,钉钉根本做不过来。 但是AI助理商店的推出就破解了这一难点。据了解,钉钉将推出的AI 助理平台具备让钉钉及其平台上的应用能够实现无缝衔接,执行跨应用程序的任务,从而降低人工智能应用的门槛,让使用者可根据钉钉进行富有创意的个性化配置的能力,最大限度上满足企业客户的自定义AI助理需求,让钉钉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不仅如此,AI助理商店的推出,则是加速整个钉钉基于AI大模型服务的数量与质量升级,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钉钉平台的功能体系,直接拉升其生态系统繁荣程度,助力钉钉释放出更多的数字化、智能化服务能力。 这并不是空想,要知道目前在钉钉的2亿月活跃用户中,具备DIY能力的人群数不胜数,但是因为之前的开发平台需要具备懂得一定编程能力作为门槛,其中很多人是无法释放自己的DIY能力,超级助理他们都有望转化为潜在开发者。 钉钉通过低代码和PaaS化方面的生态伙伴积累,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数字员工”,从而成为“生产力供应商”。截至2023年底,钉钉的用户数已达7亿,组织数2500万,付费DAU2800万,软件付费企业数12万。这些庞大的数据为钉钉奠定了成为低门槛、高频和开放的AI助理平台的基础。 可以说,借助AI助理平台,钉钉让用户能够更便捷地获取各种智能服务,满足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这种便捷性不仅使用户得到了极大的便利,还能以极小的付出,最大程度上带动钉钉整个企业服务商生态进一步向更广阔、更深处的推进。这将有助于形成一个愈加繁荣的AI生态体系,直接拔高钉钉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随着国内外企业级服务市场的不断拓展,钉钉凭借其领先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生态体系,有望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这将为其自身发展创造无限可能的同时,进一步巩固钉钉在企业服务市场的头部地位。 2023年钉钉宣布“骑到AI背上”,2024年钉钉就找到了驱使AI带动自身快速的方式,而钉钉借助AI最终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就看它接下来驱使AI的能力,能否在保障自身稳健前行的基础上,发挥多大的AI价值了……
阿里重启装修业务,家装行业打破平静
1、阿里巴巴重启装修业务 阿里巴巴,悄悄干了件大事。 近日,阿里宣布重启装修业务,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六个城市推出装修行业“甄选商家联盟”,首批公布的甄选商家有21家,包括欧派、博洛尼、住范儿、生活家等等。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还将提供消费者管家服务,为家装过程提供客诉和问题解决渠道。 另外,在商家服务方面,淘宝天猫发布的“甄选商家联盟公约”显示,商家需要做到及时响应客户需求,2小时回复,24小时出具解决方案;保证真材实料、价格透明、严格保证按期履约等等。 对阿里来说,此次成立甄选联盟是装修业务的新起点,也是淘宝天猫实现业务扩张的重要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近十余年来,阿里一直在“死磕”互联网家装,并试图在行业内掀起滔天巨浪。 2005年,淘宝开始拓展家装板块,但是当时由于单价高、物流难度大,业务发展不尽如人意。 但阿里并没有放弃。2010年11月,淘宝商城(天猫的前身)宣布上线垂直平台家装馆,正式进军家居家装行业。 2013年12月,阿里入股大件物流龙头企业日日顺,利用其大件商品的运送货入户、送装一体服务能力,为天猫的家电、家装等商家提供保障。 2015年8月,阿里入股苏宁,并引入了苏宁物流覆盖全国的送装一体服务能力。 2018年2月,阿里宣布与家居零售巨头居然之家达成合作;年末阿里向专注于建材家居的安装服务平台“神工007”投资了2500万美元,为平台商家提供送装、安装等服务。 2019年3月,阿里又入股了灯饰灯具服务商匠多多,控股比例达到20%。同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以43.59亿元人民币收购了红星美凯龙。 此外,阿里还投资了家装行业软件技术提供商三维家,智能门锁及安防领域的物联网服务平台优点科技。 在阿里的努力下,其家装业务实现了爆发性增长。阿里2020财年数据显示,有2049个品牌加入天猫家装平台,天猫家装成交额突破1亿的品牌数量达到111个,有8个品牌已经超过了10亿,增速超过100%的品牌超过2000个。 到了2021年1月,阿里继推出生活分享社区“躺平”、家装设计师室内装修设计平台“躺平设计家”之后,又上线了一款家居家装APP“躺平家”,成功打造了自有家居安装品牌“躺平”,后来更名为“每平每屋”。 去年8月下旬,淘宝天猫家居家装总经理恩重在年度生态战略峰会上发布了三大战略:商品内容化、服务商品化和全域零售。这也暴露出阿里希望构建一个家装家居内容导购场的野心。 对阿里来说,自身庞大的流量基础,有利于高效地开展互联网家装业务;充足的资源,有助于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强大的履约能力,可以实现消费者线上逛、线下体验的服务。 就目前来看,阿里对于互联网家装业务做大做强,还是很有信心的。 2、互联网家装,困在流量里 但事实上,互联网家装一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2015年,互联网家装成立了300多家品牌企业,其中有27家获得天使轮或A轮以上融资,全年融资事件达到123起。 但好景不长,互联网家装行业很快陷入困顿,仅在三年内就倒闭了100多家公司,其中包括家装360、珂居网、美装、宅师傅等知名家装企业。 之所以走到这个地步,主要是因为互联网家装平台的流量获客成本高、用户留存低,这也是多年来行业都没能跑出一个巨头的主要原因。 以国内互联网家装头部平台土巴兔为例,2018年土巴兔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但没多久,它就主动撤销了上市申请。 究其原因,有传言称,此次上市失败是因为资金缺口太大,且盈利模式不明。 此后,土巴兔四次冲关IPO,均以失败告终。 五战五败,土巴兔到底怎么了?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土巴兔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80亿元、6.15亿元、6.5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982.13万元、8662.69万元和7032.73万元。 2019年至2021年,土巴兔的流量获客成本分别为2.06亿、2.15亿以及2.40亿,占总营收达到30.31%、35.00%和36.66%。 可以看出,土巴兔三年的净利润加起来跟2021年的流量获客成本几乎持平。 另一边,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消失,“互联网家装第一股”齐家网的营销费用也是居高不下。 数据显示,2019年齐家网的营销费用高达4.06亿元,同比增长34%,占全年总营收的50%。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互联网平台的平均获客成本为37.2元,但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直接飙升至486.7元。 整体看来,高昂的流量获客成本普遍存在于互联网行业中,而这也是众多家装企业难以为继,只能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诱因之一。 除此之外,互联网家装平台还屡遭消费者投诉。2018年上半年,房屋装修投诉5591件,较上年同期增长114%,其中有不少是在投诉互联网家装平台的服务,比如拖延工期、平台不作为、劣质工程等。 (图源:潇湘晨报) 可以看出,由于流量稀缺和获客艰难,家装平台难以平衡成本和服务,导致行业消费投诉多发,陷入了信任危机。 从整个互联网家装行业来看,假如平台与消费者没有建立信任机制,就难以对线下施工流程进行管控,自然就无法保服务质量。 总的来看,互联网家装行业需要建立一套全面且稳定的服务体系,才能满足装修公司、施工方和消费者、设计师、工人的需求,进而降低获客成本和原料采购成本,实现稳定的盈利。 但很明显,大部分互联网家装平台都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整个行业还没有出现赢家。 3、新老玩家,如何破局? 令人迷惑的是,这样一个问题颇多的行业,为何还能吸引阿里、京东、百度、字节相继布局。 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家装市场规模突破4万亿;2025年,国内家装市场规模预计达到6万亿。 其中,互联网家装方面,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533.5亿元到2020年的4050.7亿元逐年增长。 (图源:艾媒咨询) 单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互联网家装的市场规模并不小,同时增长空间相当广阔。 也许正是基于此,阿里、京东等巨头一直没有放弃对互联网家装的布局。 但是高丘之下,必有浚谷。即便互联网家装行业的前景再广阔,也无法掩盖它那深入骨髓的“痛”。 从平台角度看,目前入驻的装修公司以运营水平与服务能力偏低的小型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管理难度大,容易出现挤压建材成本、装修质量低下等问题。 从消费者角度看,服务水平普遍低下,质量问题无人承担,导致他们对大部分互联网家装平台存在很深的顾虑。 在这种背景下,烧钱玩法已然失效,为今之计,平台必须抓住行业痛点,对模式进行创新。 具体来说,就是平台建立强监管机制与执行标准,对装修公司进行优胜劣汰,同时重塑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 总之,做互联网家装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
阿里重启装修业务,家装行业打破平静
巨头回归,变局将至。 出品 | 电商行业 作者 | 李响 阿里巴巴重启装修业务 阿里巴巴,悄悄干了件大事。 近日,阿里宣布重启装修业务,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六个城市推出装修行业“甄选商家联盟”,首批公布的甄选商家有21家,包括欧派、博洛尼、住范儿、生活家等等。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还将提供消费者管家服务,为家装过程提供客诉和问题解决渠道。 另外,在商家服务方面,淘宝天猫发布的“甄选商家联盟公约”显示,商家需要做到及时响应客户需求,2小时回复,24小时出具解决方案;保证真材实料、价格透明、严格保证按期履约等等。 对阿里来说,此次成立甄选联盟是装修业务的新起点,也是淘宝天猫实现业务扩张的重要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近十余年来,阿里一直在“死磕”互联网家装,并试图在行业内掀起滔天巨浪。 2005年,淘宝开始拓展家装板块,但是当时由于单价高、物流难度大,业务发展不尽如人意。 但阿里并没有放弃。2010年11月,淘宝商城(天猫的前身)宣布上线垂直平台家装馆,正式进军家居家装行业。 2013年12月,阿里入股大件物流龙头企业日日顺,利用其大件商品的运送货入户、送装一体服务能力,为天猫的家电、家装等商家提供保障。 2015年8月,阿里入股苏宁,并引入了苏宁物流覆盖全国的送装一体服务能力。 2018年2月,阿里宣布与家居零售巨头居然之家达成合作;年末阿里向专注于建材家居的安装服务平台“神工007”投资了2500万美元,为平台商家提供送装、安装等服务。2019年3月,阿里又入股了灯饰灯具服务商匠多多,控股比例达到20%。同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以43.59亿元人民币收购了红星美凯龙。 此外,阿里还投资了家装行业软件技术提供商三维家,智能门锁及安防领域的物联网服务平台优点科技。 在阿里的努力下,其家装业务实现了爆发性增长。阿里2020财年数据显示,有2049个品牌加入天猫家装平台,天猫家装成交额突破1亿的品牌数量达到111个,有8个品牌已经超过了10亿,增速超过100%的品牌超过2000个。 到了2021年1月,阿里继推出生活分享社区“躺平”、家装设计师室内装修设计平台“躺平设计家”之后,又上线了一款家居家装APP“躺平家”,成功打造了自有家居安装品牌“躺平”,后来更名为“每平每屋”。 去年8月下旬,淘宝天猫家居家装总经理恩重在年度生态战略峰会上发布了三大战略:商品内容化、服务商品化和全域零售。这也暴露出阿里希望构建一个家装家居内容导购场的野心。 对阿里来说,自身庞大的流量基础,有利于高效地开展互联网家装业务;充足的资源,有助于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强大的履约能力,可以实现消费者线上逛、线下体验的服务。 就目前来看,阿里对于互联网家装业务做大做强,还是很有信心的。 互联网家装,困在流量里 但事实上,互联网家装一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2015年,互联网家装成立了300多家品牌企业,其中有27家获得天使轮或A轮以上融资,全年融资事件达到123起。 但好景不长,互联网家装行业很快陷入困顿,仅在三年内就倒闭了100多家公司,其中包括家装360、珂居网、美装、宅师傅等知名家装企业。 之所以走到这个地步,主要是因为互联网家装平台的流量获客成本高、用户留存低,这也是多年来行业都没能跑出一个巨头的主要原因。 以国内互联网家装头部平台土巴兔为例,2018年土巴兔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但没多久,它就主动撤销了上市申请。 究其原因,有传言称,此次上市失败是因为资金缺口太大,且盈利模式不明。 此后,土巴兔四次冲关IPO,均以失败告终。 五战五败,土巴兔到底怎么了?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土巴兔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80亿元、6.15亿元、6.5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982.13万元、8662.69万元和7032.73万元。 2019年至2021年,土巴兔的流量获客成本分别为2.06亿、2.15亿以及2.40亿,占总营收达到30.31%、35.00%和36.66%。 可以看出,土巴兔三年的净利润加起来跟2021年的流量获客成本几乎持平。 另一边,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消失,“互联网家装第一股”齐家网的营销费用也是居高不下。 数据显示,2019年齐家网的营销费用高达4.06亿元,同比增长34%,占全年总营收的50%。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互联网平台的平均获客成本为37.2元,但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直接飙升至486.7元。 整体看来,高昂的流量获客成本普遍存在于互联网行业中,而这也是众多家装企业难以为继,只能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诱因之一。 除此之外,互联网家装平台还屡遭消费者投诉。2018年上半年,房屋装修投诉5591件,较上年同期增长114%,其中有不少是在投诉互联网家装平台的服务,比如拖延工期、平台不作为、劣质工程等。 (图源:潇湘晨报) 可以看出,由于流量稀缺和获客艰难,家装平台难以平衡成本和服务,导致行业消费投诉多发,陷入了信任危机。 从整个互联网家装行业来看,假如平台与消费者没有建立信任机制,就难以对线下施工流程进行管控,自然就无法保服务质量。 总的来看,互联网家装行业需要建立一套全面且稳定的服务体系,才能满足装修公司、施工方和消费者、设计师、工人的需求,进而降低获客成本和原料采购成本,实现稳定的盈利。 但很明显,大部分互联网家装平台都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整个行业还没有出现赢家。 新老玩家,如何破局? 令人迷惑的是,这样一个问题颇多的行业,为何还能吸引阿里、京东、百度、字节相继布局。 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家装市场规模突破4万亿;2025年,国内家装市场规模预计达到6万亿。 其中,互联网家装方面,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533.5亿元到2020年的4050.7亿元逐年增长。 (图源:艾媒咨询) 单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互联网家装的市场规模并不小,同时增长空间相当广阔。 也许正是基于此,阿里、京东等巨头一直没有放弃对互联网家装的布局。 但是高丘之下,必有浚谷。即便互联网家装行业的前景再广阔,也无法掩盖它那深入骨髓的“痛”。 从平台角度看,目前入驻的装修公司以运营水平与服务能力偏低的小型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管理难度大,容易出现挤压建材成本、装修质量低下等问题。 从消费者角度看,服务水平普遍低下,质量问题无人承担,导致他们对大部分互联网家装平台存在很深的顾虑。 在这种背景下,烧钱玩法已然失效,为今之计,平台必须抓住行业痛点,对模式进行创新。 具体来说,就是平台建立强监管机制与执行标准,对装修公司进行优胜劣汰,同时重塑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 总之,做互联网家装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 THE END 文章转载至公众号:电商行业,LIKE.TG经授权转载。
青云成长营第四期第一次课程即将开班!
没有前瞻的洞察,就没有真正的战略。 9月14日-15日,青云成长营第四期第一次课程,将在上海举行。青云成长营为运联智库于2020年发起的,致力于为物流全产业链知名大中型企业、成长性企业提供有效的、科学的学习成长平台,帮助和推进国内物流产业链企业管理的专业化。 青云成长营培训内容主要由市场洞察、战略规划、创新破局、组织进化和标杆游学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构成。 市场洞察,是一切战略、创新的源泉,确定市场差距能够帮助企业准确定位,并识别成长的“烦恼”的本质。 但大多数企业对于“市场洞察”都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他们或缺少科学方法和工具、或缺乏有效信息和数据、或难以识别真正的机会与风险、或难以洞察行业价值转移的趋势…... 青云成长营旨在帮助企业找到前进的方向,但更重要的是助力企业找到驱动增长的科学方法论。 青云成长营第四期课程——「市场洞察」课程讲师介绍: Day 1 讲师:周国元(青云成长营首席讲师,麦肯锡咨询师) 周国元是歌手李健的高中班长,北京大学中文和法律双学位,是安永、凯捷的IT架构师,芝加哥大学MBA,麦肯锡咨询师,中航工业海外并购负责人,在理论与实操上均具有丰富经验。此次「市场洞察」课程,周国元围绕《市场结构化思维》,帮助企业管理者形成想“清楚、说明白、做到位”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深度理解新“麦肯锡五步法”。 Day 2 讲师:李忠心(青云成长营首席讲师,运联研究员执行院长) 运联智库根植于物流市场的产业生态十年,积累了行业内的丰富资源与独特洞察,覆盖物流领域各细分场景。此次「市场洞察」课程,李忠心将从市场洞察的基础模型、商流变化与供应链模型、物流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机会、市场洞察如何在企业落地等四个维度剖析物流产业及探索落地方法。
非凡访谈|极睿科技CEO对谈智璞星图CEO:如何让AI SaaS企业从“烧钱”走向赚钱?
完整播客内容畅听 近年来,随着大模型和生成式AI技术从学术界的“实验室”走向主流商业应用,许多新兴AI科技公司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传统企业也积极拥抱AI技术,将其融入自己的产品中,推动创新与转型。这标志着一个全新商业世界的到来,意味着拿着旧地图将无法找到新大陆。今天,所有企业都面临着重新开辟一条更加智能、灵活的商业化路径的挑战。 为此,非凡产研特邀了AI科技新秀企业极睿科技创始人&CEO武彬以及AI ToB商业化专家、智璞星图CEO平原,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以下是对谈精华: AI SaaS初创公司如何打造科学的商业化体系 Q:平原老师,请您先做一下自我介绍,并结合您在多家AI公司工作的经验,分享AI SaaS创业公司如何打造科学的商业化体系? 平原:我进入人工智能领域至今已有8年多的时间,而且特别幸运的是,最初加入的是被誉为“AI四小龙之一”的旷视科技。在旷视科技,我担任公司副总裁负责整个ToB商业线,经历了多个行业的商业化从无到有的过程。随后,我又在人工智能数据公司海天瑞声工作过,见证了海天瑞声的成功上市。 之后,我又跟着傅盛先生,在猎户星空负责机器人TOG的业务。此外,还在驭势科技参与过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可以说在AI领域,从数据到算法再到具身智能,整个产业链我都有所涉猎。 从驭势离职后,我成立了一家专注于营销和咨询的公司——智璞星图,旨在帮助科创企业实现从0到1的商业化。提供ToB营销咨询和企业培训、陪跑等服务。 在过去八到九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从事科创企业商业化的工作。当技术团队和产品团队有了新的技术方向时,我负责商业化的落地和规模化推广。简单的说就是怎么把技术变成业绩变成钱。 科创企业在创立之初,往往依托于其核心或领先技术能力。我们会发现许多科创企业的创始人在特定技术领域具有明显优势,而且在商业化最初的两三年,这些企业往往不会感受到太大压力,因为在初期的技术产品转化的过程中,得益于投资人、同门师兄弟、朋友的业务转介绍,使公司能迅速实现1000万、2000万,甚至3000万的营收,但此时也是科创企业开始面临真正挑战的时刻。 当企业的营收达到这个体量,创业者就需要做出关键战略选择:明确公司的定位,是作为提供解决方案的服务型企业,还是产品型企业,抑或技术提供商。这是商业化过程中的首要步骤,即如何“把技术产品化”。紧接着第二步是“如何把产品方案化”,这就涉及在特定行业中识别普遍需求,构建能够解决客户问题的方案,并实现这些方案的规模化销售的问题。 许多科创企业在“技术产品化”的阶段都能够顺利过渡。但在“产品方案化”这一步,公司则会面临重大的战略挑战,遇到很多困难。有些公司认为要满足所有客户需求,不拒绝各种定制化订单,结果变成了服务公司,导致未能发展起来,错失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因此,我认为科创企业的商业化之路最重要的不是追求短期内做多大的业绩,而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慢不是问题,返工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Q:能就您过往的经验,具体再聊聊AI企业该如何探索“产品方案化”的道路吗? 平原:我加入旷视科技的时候,正值大家所说的2016年——AI元年。在旷视,我有幸涉足金融、汽车、手机、地产、园区、教育、新零售等多个行业,从零开始接触并实施商业化项目。我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学会做减法。科创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众多诱惑,似乎每个方向都有机会,每个领域都可以尝试。然而,是否真的存在批量订单,是否真的能够带来大规模的商业机会,这是需要深思熟虑并做出战略决策的问题。 在这一决策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两个核心点。首先,当前的需求是否在你的技术能力范围内?是否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源来满足这个客户?对此需要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其次,这个需求是否是行业内普遍存在的刚性需求?许多人误以为大客户下的订单就是刚需,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这个大客户可能只是在进行一个创新项目,你的解决方案可能并没有真正解决行业的普遍痛点,因此无法转化为批量化的需求,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商业化。 所以创始人要清醒认识到,大订单并不等同于行业化,也不等同于方案化。关键在于找到在你的技术能力覆盖范围内的通用场景。这才是实现商业化的核心所在。 Q:我觉得要想做到这点对企业来说还挺难的,企业在初创阶段,为了生存或获得收入,经常不得不被动地接受某些业务。创始人应该如何发掘并找到那个关键的节点呢? 平原:这实际上是有方法论可循的。许多科创企业的CEO由于未从事过营销销售工作,可能会误以为营销岗位是依赖关系或资源生存的岗位。然而,根据我多年管理业务的经验,我可以明确指出,这种看法并不准确。 to B营销管理如同编写代码一样,是有步骤、有方法论和顺序的。因此,当一个科创企业的CEO想要系统地思考产品的商业化时,第一个关键步骤是理解ToB业务的发展逻辑。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头部样板客户,通过他们的项目来证明我们找到的场景是正确的,并且这个场景是他们的业务刚需,客户愿意买单。然后,找到两到三个中腰部客户,证明这个需求也是他们的需求。有了中腰部客户证明产品和服务的普适性,头部客户证明其刚需性。接下来就要审视在技术领域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如果这两个步骤都通过了,那就说明这个场景大概是正确的。 找到正确的场景后,下一步就是考虑如何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满足这个场景的需求。在2017年,旷视科技推出了名为“刷脸解锁”的面板机产品,现在这一产品在许多场景中都有应用,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但在2017年,这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业务。用户在刷脸进门后,下一步可能还需要使用OA、访客管理等系统,这些系统是否也需要算法公司来完成?旷视当时的选择是不自己做。但如果不做,就无法闭环满足客户场景的需求。因此,最终选择外包给生态伙伴来做,因为使用旷视昂贵的人力资源来做这样的系统是不经济的。这就是第二步,即算账的过程。 总结来说,首先,要精准地找到场景;其次,要学会明确地算账;然后第三步才是放大它,复制它,将其变成一个快速、过亿、稳定的业务。这个步骤对所有科创企业的商业化都是适用的。 AI科技新秀极睿科技如何走上成功之路 Q:您觉得今天的 AI native 企业,他们在商业意识层面应该有哪些变化或者升级以适应新商业环境? 平原:自ChatGPT问世以来,AI大模型领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作为AI行业的从业者,我对此感到非常兴奋。去年被称为“生成式AI的元年”,继2016年AI元年之后,再次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当前,我们看到的许多AI产品更多都是为了服务客户底层能力建设而出现的,与2016、2017年不同,那时的AI企业是将自己的产品能力应用到客户的特定业务场景。因此,当前对于销售基础大模型的公司来说,商业化难度其实增加了,对客户来说,这种变化是巨大的。不再是单一部门就能决定的项目,需要整个企业运作的底层逻辑都用AI重新审视,会影响到多个部门,因此决策层级也需要非常高。CTO或CIO似乎都不适合负责这项业务,必须由最高层的决策者来决定。也因此,目前我们看到大规模采用大模型产品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大型企业。 那么AI native公司怎么适应当下的商业化环境呢,我想大家需要思考这几个问题:第一、要增强用户体验意识。以用户为中心设计产品,注重 AI 产品的交互设计,使其更加简单易用,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和使用门槛。第二、树立数据驱动意识。要重视数据质量,数据是 AI 的基础,只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才能保证 AI 大模型在企业的可用性。第三:要有开放合作意识。加强与 AI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产业联盟和生态合作体系。积极参与 AI 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才能更好的培育客户,尽快提升自己的商业化进程。 Q:武彬总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武彬:我先介绍一下我们的业务。我们专注于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子商务相结合。例如,我们的客户在电商平台上拥有大量内容,包括图片、视频等,如主图、详情海报视频以及逛逛光盒等种草视频。以往,他们可能需要雇用一个团队来制作这些素材,而我们则提供相关工具和服务帮助他们高效完成电商素材制作。 目前我们提供几种不同的服务模式:如果客户希望自己操作,我们可以提供工具让他们自行使用;如果客户不想亲自操作,我们可以提供代理服务,由我们的内部服务团队操作工具并提供结果;第三种模式是我们直接帮助客户销售商品,因为我们拥有自己的AI驱动的MCN机构,可以直接协助销售。目前,我们通过销售工具、提供服务和直接销售商品这三种形式来拓展业务。 在拓展客户方面,我们尝试了多种方法。第一种是直销,我们大约有20名销售人员负责直接拜访客户。第二种是与渠道商合作,如聚水潭、乐言等,他们是我们渠道合作伙伴,负责介绍客户,我们则进行分佣。第三种则是通过会销。 此外,我也在尝试打造自己的IP,目前积累了大约20万至30万电商粉丝。很多电商老板虽然听说过AI,但并不清楚如何在电商中应用AI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因此他们有很强的学习并应用AI的意愿。我们则通过打造IP来满足这一需求。 从获客效率的角度来看,随着客户对AI的认知越来越广泛,现在大约80%的客户都听说过ChatGPT,已经对AI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客户也会认为AI技术离他们很远,或者市面上已经有了许多开源免费的工具,为什么还要花钱购买我们这样的第三方工具?因此,如何向市场证明我们的价值,清晰地传达自己的独特性,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Q:极睿科技的产品有哪些独特的优势能力? 武彬:首先,我们在垂直行业拥有自己的数据和大模型系统。无论是国内的大模型如智谱、Kimi,还是海外如OpenAI,它们都是使用通用语料进行训练的。但我们一直专注于电商领域特定的电商场景,是基于电商数据进行微调和优化的,因此在垂直模型的效果上会更佳。 其次,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化开发。电商不仅仅涉及简单的prompt指令操作过程,还需要管理输入输出之间的workflow工作流。为此,我们包装了许多工程化的操作,包括对接国内所有电商平台,使用户在完成内容制作后可以直接发布到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的页面或店铺中。商家也可以通过店铺获取数据,了解哪些图片、视频的点击率和转化率更高。因此,我们在工程化开发上的应用丰富度会更高。 Q:极睿科技是如何设计自己的产品设计定价策略的? 武彬:一路走来,我们一直都在对业务模式进行调整。最初,我们仅提供工具服务。现在,则采取工具加CPS(Cost Per Sale,按销售额付费)的模式。电商行业与收入的联系非常紧密,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客户增加1000万的销售额,那么收取100万的佣金我认为是合理的,客户会愿意为此买单。因此,我们尝试了结合软件服务费用和销售佣金的定价策略。 具体来说,我们的定价策略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是服务费,这部分是我们帮助客户节省成本的费用。例如,如果客户之前需要支付100万的人工成本,我们现在可以将只收20万的服务费,能清晰地计算出帮助客户节省了多少成本。第二部分是佣金,这部分是基于我们帮助客户销售的金额来计算的。 平原: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首先会面临商业模式选择的难题,商业模式会影响到定价和利润策略。例如,企业需要决定是直接面向客户还是通过渠道进行销售。如果选择直接面向客户,即使没有订单,也需要维持销售团队,这需要成本。如果选择通过渠道销售,又无法获得客户的一手信息。因此,许多科创企业在开展新业务线时会遇到这些问题,这是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但听起来,武总的公司的架构已经相当成熟了,值得我们学习。 武彬:因为我们已经在这一领域打磨了很长时间 ,有了一定的积累。我们在2018年也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当时并没有太多客户,也没有建立起客户资源池,对客户的具体需求也不够了解。因此,那时包括我都要亲自作为销售人员去一线,实地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 目前我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拥有超过1000个客户,服务40000多家店铺。我们最初提供的是图文工具服务。到了2021年,当我们想开发视频工具时,首先对老客户的需求重新进行了评估,以及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工具,愿意为这类工具支付多少费用。 Q:跟传统的 SaaS 公司相比,你们的定价模式有哪些创新? 武彬:传统的SaaS模式要么基于通用的定价标准,如企业版、专业版等,或者按照用户座席数实行订阅收费。而我们采用的是基于token的收费模式,因为我们这样的AI公司,成本与token的使用直接相关,提供的价值也与token紧密相连。 因此我们的套餐定价也与此相关。例如,一个价格为69,800元的套餐可以为客户提供制作2,000条视频的服务,这样客户可以非常清楚地计算出每条视频的成本,以及与人工成本的差距。这样不仅方便我们内部核算成本,也使客户能够明确感知到我们的价值。这样的定价策略也具有弹性,能够适应不同规模客户的需求。 AI native 公司如何制定比较有效的GTM 策略 Q:这个模式是不是 AI 应用企业都能通用? 武彬:我觉得这个比较适合 AI 应用企业,因为AI企业的价值相对容易界定。传统SaaS公司的价值主张通常是提供工具来帮助企业管理业务和内外部协同流程。但是,AI应用的价值则主要体现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上,这意味着,每次token使用或计算基本上都能替代一定的工程量或工作任务。因此,按照token使用量或工作条数来收费比较直观和合理。 Q:平原老师您怎么看这个模式? 平原:我觉得客户需要一个接受和适应的过程。这种基于token的单价实际上是近两年才开始出现的一种定价逻辑。我的一些国有企业和大型上市公司的客户,他们中的一些部门能够理解这种成本核算方式,但另一些部门则不太理解,对他们来说,token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计量单位。 武彬:我们在内部会讲token,但在与客户沟通时,并不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而是用客户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表述,例如按照“一条视频”或“一张图片”来计费。客户可能并不熟悉算力或token的概念,但他们能够直观理解一张图片或一条视频的含义。因此,我们会将服务包装成客户更容易理解的概念,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Q:所以这是否意味着像极睿科技这样的AI企业需要先核算成本,并将其转化为可量化的方式,再与客户进行沟通? 平原:其实不完全是。以极睿科技为例,营销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电商只是营销的一部分。例如,客服、市场团队的工作以及销售团队的工作都包含在营销的范畴内。在整个营销链条中,我目前观察到,至少在狭义的市场营销生态中,已经有很多从业者开始使用AI技术。以广告公司为例,以前一条高质量的图片可能需要上万元的费用。但现在,借助AI能够将成本降低到几千块。以及过去,广告公司可能需要与大客户,进行数周的沟通才能最终确认图片之类的营销物料。而现在,他们可以一次性提供50条甚至100条广告创意,并且确认过程也能大大加快,因此,整个行业的成本能得到显著降低。 武彬:营销的一大特点就是离钱比较近。首先,营销活动能够带来多少收入是可以直接衡量的,这一点非常明确。其次,在营销领域,内容的曝光度是至关重要的,更多的曝光往往意味着更高的价值。在与客户的内部交流中,我们有一个共识:1000条评分为90的视频的价值要大于一条评分为100的视频。因此,营销的价值是明确且可量化的,这也是我们选择专注于此的原因。第三,营销的价值容易定义,它直接关联到收入的增加、成本的降低以及业务的增长。因此,计算ROI会很容易。 Q:AI native 公司应该如何去制定比较有效的GTM 策略? 平原:AI的生态系统非常庞大。不同企业在推广方式、市场理解以及战略打法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将科大讯飞这样的基础设施服务商与应用型公司进行直接比较。基础设施型公司它们有一套自己的战略打法。而应用型公司则也是基于特定的细分市场,有自己独特的做法。 但在当前的AI生态系统中,各类企业都有广阔的生存空间。我认为未来每个企业都将需要利用AI重新审视和执行许多工作,这个市场潜力巨大。 武彬:我们的观点是,客户实际上并不特别关心是否使用了AI技术,他们更关心的是成本和效率。只要我们能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好的结果,客户就会满意。 过去,我们曾像拿着锤子寻找钉子一样,过分专注于技术本身,但后来我们意识到,客户真正关心的是钉子上挂着的画作,也就是最终的成果。因此,我们现在很少向客户强调AI的概念,而是更注重强调最终价值和成本的降低。 目前,许多从事大型模型或其应用开发的人员,由于他们的AI专业背景,往往会陷入对AI技术的过度关注,例如模型的精确度、计算能力和参数规模等。然而,客户对这些技术细节并不感兴趣。以我们为例,在电商营销领域,我们直接向客户展示的是,以多少成本制作一定数量的视频,这些视频将获得多少曝光,曝光将转化为多少点击率(CTR),以及这些点击率将如何转化为实际销售。客户更关心这些实际的成效,而我们则专注于AI替代率,即AI技术能替代多少人类工作,从而降低成本。我们的北极星指标是衡量AI在降低成本和服务成本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Q:极睿科技当前在商业化过程中还有哪些困难呢? 武彬:首先,营销行业离钱近既是优势,也是劣势。这一特性使得电商能够快速验证服务的价值,并实时看到效果,因此客户能迅速感知到服务的优劣。但这也导致客户对我们的要求更高,譬如我们承诺帮助客户增加销售额或降低成本,客户往往以这些承诺作为评估标准。 其次,由于电商服务的价值非常明确,并且大多存在固定的模式,市场竞争因此相对激烈。很多企业都想迅速涌入这个领域,分一杯羹。而且,这个赛道本身并非从零开始的需求。在AI和大模型出现之前,人们已经依赖Photoshop(PS)、Premiere(视频编辑软件)、Excel等工具来完成工作。因此,AI技术实际上是在优化原有的工作流程。并不是没有AI就无法完成工作,而是以往的效率较低,引入AI是为了提升效率和实现工作流程的迭代。 第三,我们还需要证明AI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我们需要证明我们的产品具备明显优势,符合客户创新趋势需求。所以电商领域的竞争相比其他行业会更为激烈。 Q:现在很多AI企业都有对客户过度承诺的问题,二位怎么看这个问题? 平原:企业在不同阶段,对客户的承诺是否过度,有不同的标准。我们通过样板客户明确行业的真需求,了解客户对技术型产品的使用方式,这时候往往是有求必应的。可当产品一旦标准化,就需要管理客户的需求和预期了,我做业务的经验是,没有边界的交付最终客户不会满意,毕竟期望值越高满意度越低。 还有,过度承诺的情况还可能源于客户长尾需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些需求通常非常广泛,难以通过单一标准的解决方案完美应对。我不清楚武总公司的现状如何,但至少在我们这些年的经验中,我们面临的挑战正是长尾需求的不断涌现,而且这些需求很多是我们之前未曾遇到过的。如何通过技术来应对这些未知需求是企业一直必须思考的?技术的发展必须在客户新需求不断出现的同时进行持续调优,通过负反馈机制不断迭代和优化。 这些问题都可以帮助我们判定客户的需求是我们的产品无法满足实际场景的需要,还是为了拿单的过度承诺。 武彬: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这就像那个歌词一样——“是我承诺得太多,还是原本给的就不够”。大家为什么会承诺过多呢?关键在于最初就没有明确传递的价值。如果你的价值传递清晰明确,客户就不会一开始就要求你做A再做B、C、D、E、F。因此我们认为还是要回归本质。当然同时,我们也会限制自己不向客户承诺太多,只专注于电商内容。 但由于市场竞争过于激烈,我们偶尔也会陷入承诺更多的陷阱里,甚至今年我们开始给客户保ROI。例如,客户投入30万元,我们承诺带来120万元的ROI,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就退还客户一半的费用。当然,这背后是我们有自信我们能做到这个水平,事实上我们也确实做到了。我们甚至为一些客户实现了ROI1比80的效果。 Q:平原老师,虽然AI企业因赛道不同存在许多个性化的痛点,但也有一些共性问题。您能否提炼出这些共性问题? 平原:第一个问题是标准化方案产品与非标准交付预期的矛盾。我曾与各种企业合作,深刻体会到客户对服务的期望是永无止境的。因此,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量化和标准化承诺。当客户对企业的能力缺乏深入了解时,他们往往会对服务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客户支付了费用后,自然希望能够实现许多美好的预期,这无疑给交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从科技公司的角度来看,如果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不够清晰,就可能会突破技术的红线。某些任务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实现它们可能需要巨大的人力和资源投入,企业必须权衡是否值得进行这样的投资,以及这种投入是否会成为一个无底洞,影响到其他项目的正常运作。 第二是做方案型业务,还是标准产品业务的选择。标准业务启动艰难,一旦突破某个良机,就可以文件夹的规模化发展。而方案型业务客单价高,但是很难复制和规模化。这些问题都涉及商业战略选择。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关键在于找到一个有市场前景的行业场景和方向,做出相对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明确交付边界。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规模投入和发展。这对每一位CEO的市场战略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随着行业的发展,客户的期望也会逐渐变得更加理性。我自2017年进入AI行业以来,见证了客户从提出许多不切实际的要求,到经过一两年的市场教育后,需求变得更加理性和明确。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技术不断进步、应用场景逐渐清晰、客户逐步理性化的过程。当所有这些元素找到共同交集点时,真正的商业化机会便会到来。 Q:武总遇到这个交集点了吗? 武彬:我们内部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学会区分,二是学会说“不”。 “区分”的意思是,比如我们为客户制作视频,通常会涉及标准化视频和定制化视频。我们意识到,如果要将这些定制化的视频也用标准化的工具实现,可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正如平原老师所说,这种做法可能会把我们卷入一个资源黑洞,带来的实际产值会很低。因此,我们在内部做了明确区分:某个团队专注于开发标准化工具,并收取相应费用。如果客户提出的需求是杂乱无章的定制化视频需求,而我们的工具无法满足这些需求,我们就会转化为服务形式,可能通过人工或外部拍摄团队来完成。但无论如何,我们会明确告知客户,这不是SaaS产品,也不是AI工具,而是纯粹的人工服务,并根据人工成本进行收费。通过这种区分,我们避免了让所有工作都依赖AI解决,从而保持了效率和可持续性。 学会说“不”,尤其对于ToB公司至关重要。很多企业都强调客户至上,但实际上,客户有时提出的需求是不现实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他们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这时,我们必须学会说“不”,明确告诉客户,这个需求不可行,或者不值得做。企业不仅要理解客户需求,还要有能力拒绝那些不切实际的请求。 分享一个有趣的事,我今年一直在有意识做自己的IP,随着我的IP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转变。过去,我们的销售团队需要主动出击,敲门推销我们的工具,但自从我们开始销售课程之后,客户开始称呼我为“武老师”,并主动向我咨询具体的业务需求。这一变化让我从客户与供应商的关系,转变为了师生关系。当我指出某个需求不可行时,客户会更愿意接受,也不会将责任归咎于我们公司,而是尊重我的专业意见,认为可能是技术限制或业务不适用。这种身份的转变,无形中也增强了我说“不”的能力。 Q:武彬总觉得你们今天在做的事情,给整个电商行业发展生态带来了哪些新变化吗? 武彬: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意图重塑或颠覆整个行业,因为我们仍然非常依赖于现有的生态系统。我们必须遵循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规则,电商的基本经营逻辑没有发生改变。我们也并不试图建立一个全新的电商帝国,或改变其经营模式,而只是优化其内部的效率。 这种做法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在于我们不需要改变企业内部的流程,也不必调整组织架构或工作流程,而是能够迅速引入工具,在特定环节实现快速切入。我们对外宣传时,也不会自诩为颠覆性或彻底改革行业的企业,而是直接告诉客户,我们能帮助他们降低成本。 Q:极睿科技是怎么找到正确的方向的?中间经历了哪些? 武彬:其实我们之前也踩过一些坑。我是学算法的程序员出身,一开始,还没有完全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沉迷于刷榜,比如将模型的准确率从96%提升到97%。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突然领悟到,对于我们而言,仅仅追求从96%到97%的准确率提升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因为客户并不会为此买单。真正能够触动客户的,是那些能够直接体现的价值。 因此,我们逐渐明白,在国内市场,直接将技术产品卖给客户并不是一个可靠的策略。我们必须更进一步,为企业提供真正的、有价值的服务。而且,我们发现客户并不熟悉技术术语,他们需要的是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理解我们产品的价值。所以,我们也经历了数年的探索和调整,直到今天,我们才逐渐变得更加贴近市场,更加懂得如何在实际业务场景中实现技术的应用和落地。 Q:一些头部电商代运营公司掌握着很多品牌资源,他们会不会成为极睿科技的竞争对手? 武彬:首先,我认为这是一个与公司基因相关的问题,许多代运营公司很难做好这件事。其次,我们也早已预见到这种可能,因此目前与一些头部电商公司展开了合作,他们内部使用的AI工具都是由我们自主研发的。通过提前布局与电商代运营公司的合作,也可以帮助他们避免从零开始研发相关工具的繁琐过程,因此,我们除了在与品牌进行深度合作,还计划与品牌代运营公司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Q:平原老师您怎么AI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平原:首先,从AI应用角度看,整个行业应用会不断深化和拓展,带来更广泛的变革和价值提升。新应用场景还会不断涌现:随着技术的进步,AI 将催生出更多新的应用场景。例如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领域,AI 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个性化的虚拟体验,如智能虚拟助手、虚拟场景生成等;在能源领域,AI 可用于能源管理和优化,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等等。创意与内容产业会有很大的变化:AI 在这个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文生文,文生图这些能力会改变内容创作的方式和流程,提高创作效率,同时也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创意灵感和可能性。还有很多,AI营销、AI培训等等。 其次,从AI行业的生态企业看,更多的大大小小的企业下场,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抓紧发展的窗口期。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凭借独特的技术和应用场景脱颖而出。同时,AI 产业生态将不断完善,从底层算力芯片、数据标注、算法、应用、服务等各个环节。企业之间的合作会更加紧密,形成产业联盟和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共同推动 AI 行业的应用的拓展。同时,开源社区和开放平台也将在 AI 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交流,加速 AI 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Q:许多创业公司在资源整合方面往往缺乏足够的领导力。尽管他们可能理解这一道理,想要推进这一战略,但最终却很难付诸实践。 平原:一家公司的底层基因往往决定了它能够走多远。在其擅长的领域拥有显著的优势,在AI时代小企业只要有一招鲜,一样能很好地保持核心竞争力并维持行业领先地位,做好资源整合。 整合行业生态资源也是有方法可循的。许多企业表示,与5家、10家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是相对容易的,但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市场份额的快速扩张。这时,企业需要考虑如何与50家,甚至500家合作伙伴进行规模化合作。这涉及组织结构和产品形态的标准化,以及如何在生态系统中分配利润、确保利润率足够等问题。这些都是企业在着手构建生态系统之前需要考虑清楚的事项。 Q:武总前面提到跟乐言科技等公司合作的已经有生态雏形了。 武彬:尽管我们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不足之处。鉴于团队的基因和规模,我们可能无法像大型企业那样组建一个500人或1000人的庞大销售团队。因此,我们主要考虑通过结合直销、渠道合作以及打造个人品牌(IP)等多种策略来推动业务增长,这些多元化方法更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 另外,由于我个人缺乏在其他公司工作的经历,加之公司团队主要由算法领域的专家组成,我们在管理大型团队和运营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短板。因此,我们选择更为灵活的发展方式,也更适应我们当前的资源和能力状况。 Q:极睿科技接下来有哪些发展规划? 武彬:关于未来的规划,我认为我们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已经相对成熟。今年和明年的核心计划是拓展海外市场,如日本、美国、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我们的策略是从跨境电商起步,然后逐步扩展到纯海外市场。目前,我们的海外商家数量仍处于个位数百分比,明年我们希望这一比例能够提升到约10%,预期海外市场明年能带来大约1000万的收入。
项目管理行业发展的六大新趋势
项目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项目管理本身,以及相应的支撑技术和服务也在不断演化,以更好适应客户需求,实现项目目标。在现代企业管理当中,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潮流,项目管理会呈现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在项目管理领域,将出现以下六大趋势变化: 一、项目工作常态化 项目正成为每个人的日常工作。随着项目数量和重要性的显著增加,项目将成为“新常态”。 过去项目通常是由拥有特定技能的项目经理来完成的,现在几乎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做项目。虽然能力可能有所欠缺,但边做边学也是个人和组织培养相关能力的不错选择。 二、敏捷 敏捷项目管理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缓慢和繁琐的瀑布流管理方法。尽管敏捷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它的吸引力仍在增加,许多项目从中获得益处。 敏捷项目管理的好处在于,为客户在构建阶段的早期就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可见性 。它允许项目计划的调整,使其更容易在识别和修复错误前完成项目计划。 三、人工智能将支持而不是替代项目经理尤其是ChatGPT的出现更是项目经理的强大工具。 人工智能将提供大量的数据,方便决策。人工智能把项目经理从繁重的日常计划、报告等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做真正重要的工作,如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和领导力。 四、项目管理的全球化和虚拟化 全球化时代,项目合作超越了时间、语言、距离和文化等边界,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潜意识的价值观、信仰和范式。项目经理需要明白这一点。 另外,遍布全球的团队需要现代信息和通信工具才能在虚拟环境中协同工作,项目经理需要处理好虚拟协作。 更好的方法是采用新型合作——云的协作。云协作虽然不是专门为项目管理设计的,但确实能给项目团队提供许多益处。 五、自我组织和自主工作 项目团队需要更多的空间和自由,他们需要自我组织,甚至行使自己的决策权和领导权,这样他们才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工作中的许多挑战。 组织将改变其“自上而下”的领导结构,采用仆人式或支持性领导风格,给予团队和团队领导者更多的自主权。 六、更广泛接受协作工具 没有人对可以让协作产生更好效果的工具有任何争议。随着跨行业和技术的工作文化的变迁,项目管理软件已经从简单的传统纸笔的替代演化为了精巧复杂的软件系统。 项目管理发展趋势包括许多方面,企业需要看到上述项目管理趋势并且付诸于行动,使项目管理成为公司的竞争优势。
顺丰、泛远国际等发布新业绩,中外运加码航空物流;嘉友国际拟设新公司
1、顺丰7月国际业务同比增长32%。 8月21日消息,顺丰发布7月业绩快报。顺丰控股速运物流业务、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合计收入为225.98亿元,同比增长15.41%。其中,速运业务营收达到162.28亿元,同比增长9.87%;业务量10.30亿票,同比增长16.65%;单票收入达到15.76元/票。国际及供应链业务营收63.70亿元,同比增长32.40%。 来源:快递杂志 2、泛远国际发布盈喜 8月21日消息,泛远国际发布公告,集团预期取得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将约人民币13.5亿元至人民币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0%至123%,此增长主要由于在相关期间货运代理服务中空运业务的大幅增长,以及其他物流服务中清关、配送业务的贡献相关期间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人民币3000万元至人民币40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65%至253%,此增长主要由于上述收入总额增长,以及与去年同期相比相关期间并无上市费用支出。 来源:雪球 3、中国外运持续加码航空物流 8月21日消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与中外运物流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计划投资超5.1亿元在郑州航空港打造综合物流园。中外运投资是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以服务中国外运物流主业发展为核心的全资子公司。物流业务规模位居行业前列,仓储设施开发运营经验丰富,海外网络已覆盖41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67个自营网点。 日前,中外运物流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浙江杭州临空经济开发公司合资组建浙江空港国际物流供应链公司,标志着中国外运与浙江机场集团携手在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全球智慧物流枢纽杭州eHub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目前,中国外运已在杭州开通两条货机航线,每周三班。 来源:河南日报、杭州日报 4、圆通、韵达、申通发布最新业绩 8月21日消息,圆通、韵达、申通3家A股上市的快递企业发布7月业绩快报。圆通速递7月快递产品收入47.92亿元,同比增长21.86%;业务完成量21.38亿票,同比增长26.52%;快递产品单票收入2.24元。 韵达股份7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39.71亿元,同比增长14.87%;完成业务量20.10亿票,同比增长27.78%;快递服务单票收入1.98元,同比下降10.00%。 申通快递7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38.99亿元,同比增长25.88%;完成业务量19.49亿票,同比增长35.37%;快递服务单票收入2.00元,同比下降6.98%。 来源:快递杂志 5、嘉友国际拟设新公司推进跨境物流 8月21日消息,嘉友国际发布公告,加快“低空+跨境物流”相关应用场景在物流运输能力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落地,公司与南通国盛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千澈兴成企业管理策划有限合伙、嘉泽天盛智能科技发展(上海)合伙企业、南通嘉国行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于近日签订合资协议,拟共同投资设立盛友行科技发展(江苏)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无人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公司以货币出资1250万元人民币,出资比例25%,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 来源:雪球 6、联邦快递推出新解决方案 8月21日消息,联邦快递创新推出FedEx Surround®监测干预智能解决方案,为客户增强其货件的可控性和可视性,提升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该解决方案目前已在部分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并向亚太市场进一步推广。据悉,FedEx Surround®监测干预工具可与联邦快递现有货运网络无缝集成,进一步提升公司运输和追踪组合解决方案的强劲性能。 来源:中国证券网 7、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落子武汉 8月21日消息,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与武汉市武昌区在杭州签订合作协议,全球速卖通武汉产业园项目落户武昌。全球速卖通武汉产业园落地后,主要辐射中西部地区,通过聚集跨境电商、物流、数字经济等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培育本地优势产品、品牌,助力本地中小外贸企业跨境出海,立足省级跨境电商标杆园区建设目标,吸引跨境电商市场主体入驻,在带动全市跨境电商产业集聚与快速发展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长江日报 8、淘宝全球新势力周正式开启 8月21日消息,淘宝继推出“大服饰全球包邮计划”后,将其最重要的服饰大促“新势力周”全新升级为“全球新势力周”,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2024年淘宝全球新势力周已于昨日正式开卖。据了解,本次活动力度为史上最大,淘宝不仅提供高额邮费补贴,还提供了高额优惠补贴,最低可达5折。8月20日-8月23日,淘宝服饰境内外的活动商品全场满300-30。 来源:界面新闻 9、TikTok Shop东南亚更新活动资格门槛 8月21日消息,TikTok Shop 在东南亚地区对大促活动资格规则进行了更新,其目的在于提升用户体验,并保证参与的卖家能够达到特定标准。卖家必须保持店铺评分在3.0以上,违规分低于36,同时将差评率、延迟履约率和取消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且确保商品品质差评率低于1%。 满足上述条件的卖家,将会获取更多的曝光机会和潜在买家,同时能够享受到平台提供的营销支持。卖家需要定期留意并遵守最新规则,从而充分借助大促活动所带来的商业机遇。 来源:TikTok Shop 10、Wildberries增加商品送仓时间 8月21日消息,俄罗斯电商平台Wildberries卖家需要在规定的 72 小时内,将商品送达市场平台指定的仓库,这包括计划日期以及前后各24小时。需注意:若卖家未能在这72小时内交付商品,接收系数将根据仓库的最新数据进行重新计算。如果卖家将商品送至非计划仓库,接收系数也可能发生变化。 来源:Wildberries 11、MSC推出新直达服务 8月21日消息,MSC宣布其Britannia服务本周首次挂靠英国利物浦港,标志着连接英国西北部和远东地区的新直达集装箱服务正式启航。首航船只MSC东京自越南出发,途经中国后顺利抵达利物浦,标志着新贸易走廊的正式开通。 来源:MSC 12、PIL推出新的中国-孟加拉国直航服务 8月21日消息,太平洋国际航线(PIL)推出了连接中国和孟加拉国主要港口的新的每周直航服务。这条名为“中国—吉大港快线”(CCE)的新航线将于8月31日在中国宁波开通,由多家船舶联合提供服务。每周CCE服务的停靠港为中国宁波-中国上海-中国蛇口-吉大港-中国宁波。PIL指出,从中国到孟加拉国的运输时间为9至14天。 来源:物流巴巴
顺丰、菜鸟、中通、安能、京东物流、赛轮集团......巨头加码投入,ESG何以成为物流领域必争之地?
ESG实践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价值? 过去几年,顺丰、安能物流、中通快递、中国外运、京东物流、圆通等国内多家上市物流企业纷纷发布ESG报告,在可持续发展上大秀肌肉。 ESG是一套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物流行业,ESG也是衡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2020年,随着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物流行业作为减碳的关键领域之一,其在环境改善方面的责任变得更加重要。这也为物流企业推动ESG提供了新的动力。 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考虑如何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价值。物流企业在ESG管理上的投入,到底能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企业对ESG部门的设置反映其对ESG的理解 ESG作为一种新兴的企业评价标准,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重视。然而,许多企业对于如何实践ESG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深入的实践和持续的改进。甚至,对于ESG管理部门的设置也是无从下手。 比如,很多公司会将ESG管理视为一种丰富企业品牌内涵的手段,展示其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方面的承诺,以此提升公众对企业的认可度,建立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 此外,由于ESG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还会有公司把ESG管理放在战略部门、系统发展部门等。 在中创碳投ESG首席顾问、润灵环球执行董事王学柱看来,由于不同企业对ESG的理解和应用存在较大差异,有的企业可能更注重ESG的市场传播效果;而有的企业则已经意识到ESG其实是企业战略的事,将ESG管理融入整个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中。ESG管理部门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对于ESG的定位和重视程度。 如菜鸟实行四级ESG管理架构:董事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ESG议题专项工作组——ESG核心策略委员会——业务及职能部门,全面覆盖公司管理的各个层级。数据显示,菜鸟在9个园区安装了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总装机量为33+兆瓦;2023财年,在菜鸟驿站实现的快递包装循环再利用达到2410万个。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起菜鸟就启动了绿色物流计划,致力于快递包装的减量和循环利用,是国内首家推行绿色物流的物流企业。 京东物流对于ESG的管理并未设置实体职位,而是虚拟部门,即通过多部门协作管理ESG事务。 京东物流近年来在仓储、运输和包装等多个环节实施了一系列减碳措施,如通过采用人工智能优化运营、使用绿色能源和先进设备、推广包装减量和循环使用。京东物流2023年度ESG报告显示,仅运输环节,其共计投入自营新能源车8290辆,以减少碳排放。 安能物流则是在上市之初,便在董事会下设立了独立的ESG委员会,形成了董事会、ESG委员会、ESG工作组的ESG三级治理架构,全方位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顺丰则将ESG纳入战略岗位。 (顺丰ESG治理体系;来源:顺丰2023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在2024(第十三届)运联峰会现场,顺丰集团战略管理总监吕熙君介绍称,由于ESG本身的宗旨是可持续发展,而谈到“可持续发展规划”,就会锁定为长期目标,战略岗更适合开展ESG整体的规划和发展。 202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顺丰发布了业内首份“碳目标白皮书2021”,承诺在2021年的基础上,到2030年实现自身碳效率提升55%,每个快件包裹的碳足迹降低70%。 顺丰在物流行业中率先明确提出了具体的减碳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实现路径,如调整用能结构、升级运输及业务模式、深入应用科技手段以及林业碳汇和碳交易等。这些措施包括在合适的产业园投建光伏、逐步加大新能源物流车应用、构建碳排放管理平台、推进多式联运、利用货运航空枢纽改善航线、绿色低碳包装、智慧化企业管理、All Green绿色供应链解决方案等。 赛轮集团的ESG由公司管理层负责,ESG负责人具体由总经办担任。 (赛轮集团ESG治理体系;来源:赛轮2023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轮胎是货车的关键部件,但其生产中的碳黑材料对环境有较大影响。赛轮科技通过工艺创新,使用二氧化硅替代碳黑,实现了轮胎材料的绿色低碳化。该公司采用化学炼胶技术,提高了填料在纳米尺度上的均匀分散和聚合物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显著提升了轮胎性能。 赛轮科技的液体黄金轮胎在节能和节油方面均表现出色,且可实现多次回收和翻新,进一步推动了轮胎行业的绿色转型。 事实上,越早拥抱ESG,越能让企业更早地调整公司自身体质,变得更健康更强壮。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在可持续发展上做出实际行动。他们意识到,ESG不仅是维护企业形象的利器,也可以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总体来看,加强ESG治理已成为国内物流企业的共识,而如何设置ESG管理架构,则取决于其组织结构、业务需求和对ESG的成熟理解。 ESG不仅是大企业要重视的事 Gartner Top25被广泛认为是全球权威的供应链榜单,其评选标准包括企业财务表现、企业社会责任指标、数据和数字能力、人才吸引与培养等多个方面。该榜单每年发布一次,至今已发布20年。 而在今年的评估中,其他评判指标的权重在总评分中的占比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有针对企业社会责任指标,即ESG测量指标的指数,Gartner引入了基于S&P Global ESG评分的阈值。这表明ESG阈值在评选中的重要性得到了提升。 这是Gartner Top25评选标准中的一个显著变化。全球供应链25强企业,早已将ESG实践牢牢嵌入公司运营中。 今年4月,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沪深北三地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下称《指引》),要求中国相关上市公司应当最晚在2026年发布按照《指引》规定编制的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并自2024年5月1日起实施。 这意味着除了披露财务报告外,上市公司还需要按规定披露ESG报告。 今年以前,顺丰就连续多年披露ESG报告。吕熙君认为,企业ESG管理要基于可以落地运行的,以及可以监管的载体,而这个载体可以通过组织、技术、文化等串联起来。 在他看来,ESG的有效管理需要有专门的组织、团队以及资源,才能得到真实有效的ESG相关内容。同时,通过ESG管理,企业能清晰了解自身可持续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面临的挑战、未来的方向。 表面上看,ESG带来的是额外成本,但是随着规模化落地,其带来的实际上是企业业务层面的进化,最终惠及企业自身、合作伙伴和每一个消费者。 简而言之,ESG能反映出企业是否在有效、健康的发展。而这也是多数物流企业费神费力费钱地投入ESG管理,所获得的最大价值。 而另一方面,我们能发现,国内企业践行ESG理念的步伐较晚。这使得国内很多企业在跟海外的企业打交道时,会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如果你没有做ESG相关的工作,对方会认为你对环境、社会责任没有贡献和担当。 全球ESG监管加速发展的背景下,ESG就相当于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一块“敲门砖”。 在上海市标准化创新中心(物流)副秘书长董重青看来,在国际交流中,ESG是中国企业获得尊重和市场准入的关键。中国企业需要在ESG方面提升话语权,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以实现全球市场的平等竞争。 “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标准,而标准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背后是企业的重视程度。这是非常大的难题。ESG不仅在于所有的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ESG还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担当。” 赛轮科技总经理徐智敏对此也表示认同:“如果你在海外不谈ESG,没有社会责任,你没有这样的一些想法和贡献,很难跟客户进行交流,完全不受欢迎。我们只有制定了规则,才有机会跟国际企业对话。” 在他看来,ESG更像是一种精神,是一件需要企业持续坚持去做的事。如果轮胎企业去做ESG工作,靠自己很难做到,需要跟物流企业、主机厂等合作伙伴一起来做。比如通过管理手段、智能化手段、AI智能硬件,真正把轮胎和车辆的交付数据转化成碳数据,最终形成方法学、标准。这样我们可以拿出中国轮胎品牌在整个国际上的ESG规范,包括碳减排的标准,提升中国在橡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无论是处于主动位置还是被动位置,ESG管理已是不可逆的趋势。 当前一定还有些公司可能会觉得ESG离自己很远,看似监管机构只要求上市企业进行ESG相关信息的披露,实际上,中小企业更有必要去推动ESG。 就像吕熙君所说,ESG不是一个企业单独的行为,ESG是所有企业的事。它需要一个行业共同形成ESG有效的生态,是一个行业的担当。 毕竟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大企业的供应链,只要你在任何产业供应链上,就都会受到客户端的影响。这不仅仅是科技、制造业的事情,物流运输业涉及到的大大小小的服务商,也一样会被这股ESG风潮波及。 ESG的重要性在企业运营中日益凸显,成为企业锻造持久竞争力的关键战略。践行ESG理念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物流企业的共识,并指导着企业的日常运营。 为此,运联联合多家物流企业、社会团体、专业机构共同发起中国物流产业ESG协同发展联盟,共同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和提升。
顺丰在花湖机场已开航线19条;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船东国
阿里入股一跨境出口电商 8月15日消息,天眼查资料显示,跨境出口电商WOOK关联公司深圳市沃客非凡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阿里旗下杭州灏星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广州市盈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张昀。同时,注册资本由约887.49万人民币增至约898.38万人民币。 来源:天眼查 亚马逊宣布将更改付款期限 8月15日消息,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宣布将更改其付款期限。英国和欧洲的卖家必须等到商品交付一周后才能收到款项。该变更将于9月分阶段生效。亚马逊已通知欧洲和英国的卖家,在销售完成后款项将不会立刻到达亚马逊卖家账户。亚马逊目前正在实施基于交货日期的预订政策。 据亚马逊称,有225,000家中小企业通过其在欧洲和英国的市场进行销售。其中约16%(即约33,750人)可能会受到这一新政策的影响。许多卖家表示,现金流紧缩可能会削弱他们的运营。 而亚马逊发言人表示,这项政策于2016年8月推出,对欧洲85%以上的卖家不会产生影响。这一流程将使欧洲卖家的准备金政策标准化,以确保他们有足够的资金来承担任何财务义务,例如产品退货或客户索赔。 来源:AMZ123 新加坡将推出新电商认证计划 8月15日消息,据新加坡消费者协会(CASE)的报告,2023年上半年,新加坡涉及网购的投诉数量从2022年上半年的1107起增至1703起,同比增加54%。 CASE表示,这些投诉涉及交货问题、有缺陷或不符合合同的货物,以及误导性和虚假索赔。 CASE总裁Melvin Yong先生表示:“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并提供更安全的网上购物环境,CASE将推出新的电商认证计划(CaseTrust),该计划将涵盖从售前到售后的整个电商业务过程,同时,帮助消费者解决在线购物时的常见痛点。” 来源:卖家之家 中国超过希腊成为世界第一大船东国 8月15日消息,希腊因拥有知名船王以及众多船公司,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船东国。但根据航运研究机构克拉克森最新发布的数据,按总吨位计算,中国已经超过希腊,成为全球最大的船东国。 克拉克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船东所拥有的船队规模达到2.492亿总吨(GT),市场份额占比为15.9%,略高于希腊船东15.8%的市场份额。船队价值方面,中国船东的船队价值约为1800亿美元,而希腊船东的船队价值约为1630亿美元。 来源:界面新闻 Shopee将分季度执行本地化履约项目退出机制 8月15日消息,Shopee宣布,平台将于2023年8月18日开始,分季度执行本地化履约项目退出机制。对于卖家海外仓和南宁仓店铺同时有以上情况的,平台将视为无继续经营意愿,会在8月18日于卖家中心给相关店铺发出提醒,而卖家必须在9月18日之前登录海外仓/南宁仓店铺正常运营,平台则不针对该店铺做出本地化履约项目退出处理。如果卖家在6月20日-9月18日期间没有登录海外仓/南宁仓店铺,平台将自动为该店铺办理退出海外仓业务,即关闭店铺的SBS提品功能。 来源:跨境指南Cpsea 美客多墨西哥站点开设新收货中心 8月15日消息,美客多发布了墨西哥海外仓通知,宣布开设新的收货中心RC02,取代目前使用的RC01。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优化墨西哥站点的物流服务,提升商家的出口效率。 根据通知内容显示,自7月31日起,墨西哥物流承运商需要将入库货件发送至新的收货中心RC02,而不再接收CBT卖家入库货件。同时,RC01剩余货件将逐步转移到RC02仓库。此外,对于已预约的货件,墨西哥站点海外仓要求将其送至新的地址,该地址将自动显示在约仓系统和入库授权中心。 来源:亿邦动力 元仓海外仓获Shopee跨境本地化履约项目马来西亚/菲律宾官方A级合作仓认证 8月15日消息,元仓海外仓获得Shopee跨境颁发的2023H1本地化履约项目马来西亚、菲律宾站点官方A级合作仓荣誉证书。 同时,元仓海外仓还入驻Shopee服务市场和海外仓业务合作伙伴,为Shopee服务市场的卖家提供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市场的仓储物流配套服务,包括国内直发、集货转运、干线物流、目的地市场清关及派送、交付尾程派送、退件换单等一体化服务。 元仓海外仓是深圳市元巢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专属仓储品牌,先后建设了国内集货中转仓、跨境直发仓,自研发OMS/WMS系统,高效便捷多平台发货,数据可视化透明化,免费提供给卖家使用。 来源:PYMNTS 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哎呷跨境”发布“千仓计划” 8月15日消息,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哎呷跨境”正式发布“千仓计划”。据介绍,该计划将以东南亚为起点,3年内将在全球范围内接入1000+仓储运营中心。通过布局所在国家地区的仓储网络,连接高效的仓储系统,整合哎呷生态仓,可为全球出海卖家提供多仓备货、卖家专属仓、B2B/B2C混合仓等一体化仓储物流解决方案。 来源:36氪 顺丰在花湖机场已开航线19条 8月15日消息,顺丰航空在花湖机场已累计开通国内、国际货运航线共19条。截至目前,花湖机场已开通13条国内货运航线、6条国际航线。随着花湖机场货运枢纽功能的逐步释放,武汉都市圈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格局正加速形成。 来源:长江日报
预见2024: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日前,罗兰贝格正式发布了《预见2024:中国行业趋势报告》。罗兰贝格专业咨询团队通过对各个行业的长期观察与研究,在报告中展开了在汽车、政府与公共、消费品与零售、工业产品与服务、化工与材料、能源、信息技术、高科技与互联网、医药与健康服务等多个重点商业行业领域的前沿洞见,其中包含新闻热点话题观察、趋势走向解读与研究成果总结等。 在今年的《预见2024》报告中,罗兰贝格特别加入了针对中国市场热门话题的主题文章,包括对中国企业出海、行业数字化、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内容探讨,深度关注经济变化和行业发展。 热点话题 动荡的世界格局:对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有何意义 尽管面临多重挑战,全球市场仍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结构性机遇。最为重要的是,中国企业需构建其自身本地化的新模式(如多元化/区域化供应链、本地品牌、生态系统等),并努力成为真正的跨国企业。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企业在当下全球化道路上必须更加谨慎,采取具体行动组合预测、降低与化解风险。必要时,企业需要灵活调整价值链/供应链定位,(比如从原始设备制造商转变为供应商),并通过增强中外技术合作和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影响力。 过去几十年,我们见证了中国成功的发展历程。在新的时代里,凭借中国的经济实力、技术创新、成本优势和不断提升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企业将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消费出海正当时,中国企业如何破局 历经前阶段的持续发展,中国消费市场增速放缓(含消费品、零售和餐饮,下同),并在过去几年受疫情影响呈现发展停滞及下滑危机。同时,全球消费市场需求空间广阔、机会多样。在此背景下,海外业务拓展已成为中国领先消费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为什么出海:“内推外拉”,结合政策利好 近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续下滑,甚至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出现负增长,整体需求呈现疲软态势。与此同时,由于新冠疫情对全球消费品市场供需关系的重塑以及数字化变革进程的不断发展,加之中国企业在市场经验和能力上的积累,中国企业已从“贸易出海”、“产品出海”,进入“品牌出海”的新阶段。 出海去哪里:明确目标市场优先级,设计出海拓展路径 1.优先布局核心市场,并持续深耕 2.其次逐步向潜力市场拓展: 3.最后对其他市场选择性进入,重点考虑战略布局 如何进入海外市场:因地制宜,选择进入方式和经营模式 在完成市场优先级评估以及出海路径设计之后,出海企业需结合目标市场的潜力空间、经营难度以及自身能力水平,选择市场进入方式。 卓越数字化运营,提振利润持续创效,致胜内卷时代 2023年,普遍希望看到的经济大幅反弹并没有出现。在可见的未来,结构优化、稳中向好将持续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展望2024年,经历了四年的市场波动和缓慢复苏,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深刻地意识到,不能再寄希望于“等待”市场红利回归、依靠旺盛的下游需求和全面高企的市场价格带动企业盈利,而更应该主动出击,一方面主动调优产品结构,抓住市场结构性调整中的增长机遇,另一方面狠抓运营,引入更领先、系统、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挖掘运营中的利润点、提升红海市场中的竞争力。 数字化如何驱动时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中国时尚产业作为全球引领者之一,在后疫情时代正处于全新的变革与发展阶段。面临产业规模化正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市场细分玩家增多、竞争愈发激烈的叠加挑战,如何进行升级与突围、如何借力数字化将效率与响应发挥到极致、时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有哪些? 从宏观视角来看,全球及中国时尚产业呈现五大趋势:首先是从“消费”时尚到“阅览”时尚,数字时尚单品与数字化驱动下的时尚体验的出现,打破了过去只能通过时尚单品的购买才能拥有时尚品味的局限。其次是从“跨界”联合到“无界”融合,价值要素的创新与重组无限度打破品牌的固有形象,为品牌焕新提供生生不息的源动力。第三是从审美“升级”到审美“自由”,逃脱固定程式下的审美“绑架”,小众审美可大众化,大众审美可再分型。第四是从“创意品牌”到“创意产业链”,过去由个别品牌的设计师创意主导的时尚趋势将转变为由创意产业链上游共同驱动。最后是从“快”时尚到“敏感”时尚,时尚无所谓快与慢,企业制胜关键在于对消费者生活方式保持灵敏嗅觉,未来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将会提速,企业决策更需敏捷,时尚风头的斗转星移更需要时新的沟通。 千行百业的AI智能体将成为可能 从通用技术迈向垂直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愈发聚焦行业价值创造。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行业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2023年以来各类入局企业近500家,作为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通用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已逐渐向各垂直行业渗透;而从需求侧出发,报告认为对于广大的企业而言,积极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不仅是跟随时代步伐,更是自身提升效率、促进创新、扩大竞争优势的重要机遇。 首先,应用价值牵引、产业生态是驱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向垂直领域深度融合的动因。与此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将呈波次状推进,应用价值空间和技术可行性是关键考量。此外,数据来源合规、数据隐私安全、生成结果可靠等是企业需考量的核心风险。 出海提速中的投资并购展望 中国投资市场经历了极具挑战性的一年。中国经济的复苏不及预期,且经济占比较大的房地产行业遭遇挑战,引发各行业对未来预期的普遍担忧以及部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同时,资本市场,尤其是美元基金,因地缘政治等因素在募、投、退等环节都受到显著影响。而同时,从中国成熟企业出海到原生全球化的初创企业涌现,报告观察到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存在感愈发增强。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各类投资人都在努力求变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 报告指出,中国市场长期增长的动能未变,本土市场对于跨国和初创企业的吸引力长期不减;未来技术驱动的生产力增长和居民消费的提升空间仍然很大。基于中国本地市场和中企产业链出海新趋势下的全球化投资机会将是未来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动量。能在低谷期厘清自身发展方向且构建新一代核心能力的投资机构,才能为未来的反弹和机遇打好基础。 对于全球及亚太大型基金,需要以全球视野为基础,在中国和全球市场两个层面重塑参与模式,发挥跨区域的资源能力优势。中国市场层面,重新定位中国投资布局,革新参与模式是当务之急。全球市场层面,如何发挥中国能力经验,赋能中企出海和全球投资是未来重点。 对于关注早期的风险投资机构,在新一轮的创新创业环境中,如何在当前挑战中发掘阶段性机会是机构存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模式外溢出海将是阶段性机会。依托企业的产业投资人如何厘清定位、构筑核心能力、赋能全球化战略实现是核心关注。首先,产业投资竞争态势演进促使产业资本定位更加细分。同时,行业发展不断成熟推动赋能能力要求不断升级。 作为地方金融生态系统的中坚力量,地方金控和引导基金如何更好地与政府的产业战略深度融合,发挥产业导向下的资本协同和企业赋能作用将更为突出。一方面,在投资机会开发上,需要结合产业战略,精准发掘投资标的。另一方面,在标的赋能协同上,需要构建多方信任,强化被投企业管理。 新一代制造的全球趋势与中国实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化趋势推动了新兴国家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全球跨国企业通过选择低成本国家、实施精益管理和外包供应链等策略来提高竞争力,实现了成本领先。虽然全球供应链的有效分工降低了制造成本,但也导致了复杂的全球生产和供应链结构。近年来,全球化背景的变化对现有的全球制造分工和生产网络架构提出了挑战,迫使全球跨国企业重新调整其生产布局。 罗兰贝格认为,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和“三步走”方法,更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转型中面临的挑战。 首先,企业应强化精益管理内力,包括在海外工厂中实施。这意味着系统梳理影响生产全过程效率、成本和质量的关键工艺和流程控制点,并将这些控制点融入到全球化的数字化转型基础中。 其次,在建立数字化运营模型时,企业应考虑如何有效集成海外工厂的数据,实现MES/ERP软件的系统耦合,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数据和操作的一致性。 最后,中国制造业企业不仅需要关注国内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还应重视海外生产运营能力的构建。这包括适应当地的组织架构、建立符合总部及当地要求的工艺和管理标准化体系、发展当地员工的能力建设机制、实现从一线到总部的业绩看板系统。这包括筛选适合全球化运营的数字化用例,并在全球范围内推进企业的数字化升级。 行业趋势 信息技术、高科技与互联网 作为中国经济产业格局中最具活力及创新性的“引擎”,科技产业不断赋能其他各类垂直行业的发展。放眼2024年,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化赋能千行百业的进一步深化、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垂直整合、中国企业出海的下半场格局,以及中国自主技术生态成熟所带来的新兴产业机会。 数智化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继续深化,工业、能源、医疗等第二波浪潮蓄势待发:以计算、通信、AI、软件等为代表的数智化技术将对千行百业起到赋能革新的作用,但由于不同行业原有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数据资产完备度良莠不一,因而其进程必然存在波次差异。 生成式AI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聚焦行业价值创造:鉴于各行各业在垂直应用、垂直模型领域的产出增多,定制大模型所需的基础工具、训练框架、开发者社区等配套生态逐步成熟,数据合规、隐私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政策逐步完善,生成式AI在垂直领域的内容质量将有跨越式提升,进而在研发创新、质量控制等方面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中国企业出海进入下半场,本土化策略打磨成为关键:中国科技企业出海的浪潮从未停止,但未来将有更多企业从单纯的产品出口转向技术能力复制+本地打法策略的组合拳,从而实现更为高效、精细的商业运作。 中国自主技术生态正逐步成形,有望形成全新产业增量: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推进、政府信创等项目支持,中国企业在半导体、数字化基础设施、通信技术、关键电子元器件、操作系统等各项平台型技术方面均取得不俗进展,将有望构建一套围绕中国自主技术标准、规则运作的产业生态。
颜惠萍:中通快递正开展一场“细节革命”
在拿起彩铅笔的第二个月,颜惠萍画了一只苹果,熟透的深红色,浓郁、炽热,还泛着光泽。乍一看,以为是一幅精心拍下的摄影作品。那是2021年3月,在这之前她没有任何绘画基础,是跟着网课学的。 她把手机相册打开,里面都是两年前习画时留下的记录。手指滑过一张张画作,点开再放大,那些隐在光影暗处的果盘纹理、红酒浮面激起的小气泡、麻布上的暗格、半埋果肉里的猕猴桃籽,还有裹在葡萄上薄薄的白霜,就从屏幕深处凸显出来,画的质感都被织进这些细微之处。 颜惠萍最满意的是2021年7月画的那幅猫,橘黄色,眼睛晶亮,滴溜溜地看着前方,里面藏着不可言状的情绪。不过,她认为最得意之处是它的毛发、纹理,纤毫毕现,栩栩如生。这只猫,她前后画了17个小时。 她很享受画画的时刻,尤其追求和享受对这种细节的关注。她承认,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过去二三十年的财务工作经历带来的——她一辈子的事业都在与细节打交道,向完美和极致靠近。 如今,在这位首席财务官的关注下,中通快递内部也正开展一场“细节革命”——基于业、财、信融合的“量本利”项目,推动中通数字化运营和精细化管理,向细节要增长、要利润、要效益。 就在颜惠萍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的前一周,3月16日,中通快递发布了2022年财报(未经审计):收入同比增长16.3%,达353.77亿元;调整后净利润68.06亿元,同比增长37.6%。过去的一年,疫情反复、经济发展放缓,这样的业绩颇为亮眼。 财报发布后,中通快递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公开表示,“2022年,受疫情反复及外部环境影响,行业整体增速放缓,面对多变的挑战,发展良性和实力强劲的龙头企业将在服务质量、业务量及盈利上取得进一步的领先优势。” 得益于中通的数字化转型,摆在颜惠萍面前的,是越来越清晰的财务结果和业务数据。数据细化后,藏在冰山下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中通的主营快递业务中,有电商件、有散件,电商件中还有直客业务等,但部分直客业务盈利能力不乐观,甚至有些还“吃掉”了其他业务利润。过去连续几个季度,中通都在优化市场部的业务结构,“剔除亏损快件,增加可盈利的有效快件”。 同时,中通调整了中转费的定价策略,减少了包仓模式的应用,根据货物流向定价,确保成本覆盖,定价更精准,杜绝了以往因为“大包大揽”而产生的亏损。 成本背后,还有更多细节、颗粒度,继续层层拆分、细化。“比如成本中的汽运成本,又细分为油的成本、司机的成本、车辆维护的费用。”甚至细化到了车速对油耗的影响。 这些都显示,盈利增长与这场“细节革命”关系甚深。 从进入中通开始,颜惠萍一直坚持“画圈圈”——她每次出席公司全国网络工作会议、年中总结等重要会议,汇报主题都是“画圈圈”。到今年2月,“大圈圈”和“小圈圈”她已经画了8次。 第一次是在2018年7月的理事会上,她圈出了涉及企业管理的三个领域,即经济效益、法律法规和绩效考核,它们环环相扣却充满层层冲突,提出了在细节中做好取舍、找到平衡的管理理念。 她又画了一张鱼骨图,中间是“单票利润下降”,两端连着“单票成本上升”和“单票收入下降”,分别接着两端的还有许多密密麻麻的细化项。她在这些密密麻麻细化项中画了很多红色圈圈,“这里还有机会……那里有问题……”颜惠萍说,这其实是“量本利”项目最初的萌芽。 早期,快递行业伴随着电商飞速发展,“水大鱼大”,快递公司踏上这辆飞驰的列车,也能赚得不错。颜惠萍坦言,在那个时候,中通的发展更多是凭经验。用一位中通老员工的话来说,“西瓜皮踩到了,滑到西、滑到东,滑到哪里就是哪里。” 近几年,快递行业经历了业务增速放缓、竞争激烈,价格走低,利润收窄。快递公司需要向内,通过精细化管理寻找机会。从上市至今,中通在业务量、服务质量、净利润三方面均实现同步增长。 中通一位员工告诉《中国企业家》,快递行业业务量一年超过1000亿件,但成本和利润管控精细到一分一厘,0.001的单位变动,就能直接影响公司净利润发生亿级变化。所以,对数字和成本的把控一定要做到极致。 两年前,赖梅松在一次集团总裁会议上明确指出,“这个(量本利)项目要做。”一把手工程就此登上主席台。 中通将结果数据层层分解,追根溯源,穿透至执行层面,提升过程的能见度,让数据成为业务的“导盲犬”,从而发现和解决根本问题,为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抓手。 作为“量本利”项目的核心人员,颜惠萍经常会问“然后呢”?有一天,“量本利”小组设计了一份数据报告,希望交给业务部门。颜惠萍一直追问,“然后呢?传过去他们怎么用?他们用来干吗?” 她认为,结果报告是用来向上汇报的,然而,有明确指向和具体建议的数据,才是业务部门可执行、可落地的“靶子”。 用她的话来说,“让数据颗粒度与人、与行为挂钩,自下而上提升经营效益。‘量本利’的终极目标不止是发现,而是预测、预判和预防。财务作为‘量本利’的核心成员,带着不仅要‘记好账’更要‘算好账’的使命,通过‘谋算’,帮助企业去打胜算概率高的仗。” 从2021年开始,“量本利”项目在业务、财务和信息技术部门协同下逐步推进。“量本利项目是循序渐进的,业务场景覆盖、数据颗粒度、场景细分等都在不断完善,我们已经看到了阶段性结果。在数据可视化、可比性、在业务操作标准化和优化方面还可以有1~2年的深化和迭代。”颜惠萍说。 进入中通后,颜惠萍除在内部推动数字化转型外,还带领财务部门主导了2020年中通快递在香港的二次上市。眼下,她正在筹划中通快递于今年5月在香港上市。 对于这位拥有美国通用、如家、菜鸟等多家知名企业工作经历的CFO,赖梅松颇为信任,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对颜惠萍的认可和信赖。颜惠萍则将CEO与CFO的关系形容为交谊舞舞伴,互相看到对方的盲点。“CEO一定是领舞的,指引方向。CFO是配合跟随、辅佐的角色。” 颜惠萍评价自己是“学习型”,工作中她把比自己年轻的赖梅松视为学长,生活中她还在学习画画、练习冥想。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她为中通“守江山”作出了贡献,同时也收获了更好的自己。
香港SVF支付机构圆币钱包试业,提供本地和跨境支付服务
由香港金管局前总裁陈德霖成立的圆币钱包,今日(6日)试业,为客户提供储值﹑本地和跨境支付,以及外币兑换服务。该行旗下电子身份认证服务易信连,则于去年12月起在银行试业上线。 圆币钱包表示,该行是香港持牌储值支付工具,为首个专注为企业服务的电子钱包,支援多种货币,为企业提供跨境支付解决方案。试业期间,圆币钱包支持港元、人民币、日圆、美元和欧元,其后会支援更多不同的币种,方便跨境贸易支付。 此外,圆币钱包亦会推出由人民币、日圆和港元组成的记帐单位「圆币」(RDU),协助企业管理外汇风险,参与该平台的商户买卖圆币作为转账支付的中介电子货币。 圆币公司指,每一个「圆币」单位将由47元人民币、550日圆和25元港元组成,货币篮子权重是参考三个经济体在亚洲区内贸易量的佔比、相对进口的外汇储备之充裕度、净国际投资头寸及外汇巿场的流动性而厘定。圆币的货币组成和权重会定期检讨,有需要时会作出适当修订。
香港跨境电子支付平台圆币钱包开业
由金管局前总裁陈德霖创办、专为企业提供跨境电子支付平台服务的圆币钱包科技,已获金管局发出的储值支付工具(SVF)牌照,该公司从牌照申请至完成审批历时近两年,可能是该局审批SVF时间最长的一家公司。消息透露,圆币钱包科技已于3月6日试行开业。 圆币钱包于2020年10月成立,5名主要股东包括众安在线(06060)旗下ZhongAn Digital Asset Group、HashKey Holdings Limited等成员,现时集团(控股公司连子公司)资本合计5000万美元(约3.9亿港元)。 资料显示,2020年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卸任后,参与成立圆币钱包并出任董事会主席。圆币钱包主要针对B2B市场,旨在帮助贸易企业解决跨境支付难题,帮助企业管理外汇风险。 圆币钱包支持多币种包括G10货币、港元及圆币以B2B模式作区内跨境贸易之用。由于圆币是以人民币、日元和港元三种货币组成,有关权重依次为47%、32%及21%,因此圆币的波动性相对美元等货币更低,有助中小企以较低成本管理外汇风险。
高校对谈任小姐:浅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问题
品牌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项目负责人与任小姐的访谈实录 访谈背景介绍: 本访谈内容出自「品牌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项目」的业界专家调研,该项目旨在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效率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次调研涉及的业界专家观点与资讯对于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受访者介绍: |任朝茜 品牌出海战略规划专家 数据化海外品牌战略体系研发者 任小姐出海战略咨询创始人 以下访谈内容为项目负责人杨丹博士与任小姐出海战略咨询创始人任朝茜的访谈实录(内容经过整编) 全文4128个字,共阅读11分钟。 受访者|任朝茜 「任小姐出海战略咨询」创始人&执行合伙人 主笔|沈双蓓 杨丹(华中农业大学) -01-我想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杨丹:访谈前我搜集了关于任小姐的背景资料,发现你本科毕业于浙大,研究生方向是北航的导航制导,这让我产生了好奇。 为什么你会选择从事与大学专业不相关的跨境行业呢? 任朝茜:我本身其实是做技术出身的,在研究生时期就开始创业,做的是偏技术类的互联网产品,一直做流量获取、黑客增长、短期爆发性的攫取平台红利相关的事情。 在17年的时候,开始接触到海外区块链项目,主要是用技术和深刻的用户洞察,去针对海外用户做营销增长,增长速度非常快,我们一个月时间做全球社群增长到了300多万的海外用户,每个群在telegram大概有10万人,一共35种语言。 所以后面就在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去尝试传统的海外项目?比如说跨境电商。 所以我大概在19年开始尝试自己去卖货,半年很快就爆单了,做到了日销2万单,期间虽然增长很快,但是后端供应链跟不上。 所以这个事情就导致我们停下来思考,或许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最擅长的营销流量去做项目,也就是我现在的公司业务「品牌出海咨询」。 杨丹:能否介绍一下你们目的的核心业务? 任朝茜:我们整个团队核心都是纯技术出身,依靠大数据和AI的算法去帮助客户洞察海外市场,给亿级跨境电商卖家去做整体赋能。 我们非常了解亚马逊的算法机制,包括内容推荐、A6算法、以及它的过滤关联算法,我们知道在做品牌时,品牌词应该如何深入它的算法机制里。 我们用技术去洞察海外市场,用数据为客户定制整套线上营销方案,让我们的客户通过品牌这件事情攫取到最大的流量。 -02-跨境人才培养的 杨丹:数据赋能非常硬核,这项事业很有创新精神,你本身也是高端人才,结合你自身的经历和对行业的研究, 你认为跨境行业所需人才最核心的能力和素养是什么呢? 任朝茜:在企业招聘时,你不能要求一个求职者是个全才,如果是以我招聘我们团队商业分析师的标准看来,一定要拥有三大能力: 快速学习能力、具有个人影响力、深度思考的能力;1.快速学习能力: 我们公司除了技术部门和解决方案经理需要要求资深经验以外,我们的商业分析师要求的全都是海外留学背景的应届生,我们不需要他有任何经验和职场背景。 因为“跨境”属于一个新兴的行业,每天都瞬息万变,涉及到的知识太多了,我们要不停像海绵一样疯狂的吸水,去接受新知识,不断的打破自己的认知。 所以一般有其他行业经验的人很难改掉固有思维,在短时间内吸收并接受它。 2.具有个人影响力: 这一点是针对我们咨询行业来说,要求分析师个人必须要有沟通能力和影响力,你愿意去影响到你的甲方。 因为我们的案例分析和数据量非常的庞大,自己内部吸收了之后,你要如何正确传达给甲方?如何去影响到甲方?让甲方认可并信任你的观点? 你只有个人产生影响力,才能进而去影响到整个行业,这个才是作为我们咨询公司最有意义的事情。 3.深度思考的能力: 我们的客户很多都是亿级体量的跨境CEO,他们平时的阅读习惯就是喜欢去看一些亚马逊官方培训以及官方策略,大家可以理解为,喜欢自己捧着一本“基础教科书”去研究,他们不愿意去听别人讲。为什么这样呢? 就是因为「深度思考能力」,你得有自己独立的判断、独立的理解。 就像现在很多人听人家在分析TikTok好做?Temu好像也不错?就不管不顾的去冲! 但是自己为什么要做?是因为大家都做吗?做这个有长期价值吗?对我们自己的意义在什么地方?一定要去思考明白这些事的底层逻辑,再去判断自己要不要做这个事情。 就像我们自己提出的亚马逊品牌化五大策略,也一定是深入研究到亚马逊内部的流量算法和机制,在此基础上推出我们自己的策略。 同样,如果想去做一个世界级品牌的话,就一定不能照葫芦画瓢去抄袭别人,永远不可能抄得好,连别人二分之一都达不到。 -03-用数据跨越文化障碍 杨丹:贵公司的主要客户是国内企业 ,但是有些国内公司在出海业务这块会更倾向雇用海外本土团队, 对国内咨询团队会存在有思维的跨文化差异、媒体认知障碍等方面的顾虑 , 能否说说你的看法? 任朝茜:提出这种诉求的客户,首先他可能还是觉得品牌咨询团队的经验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提供的服务是纯基于数据的。 所以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呢? 1.全景数据的客观性,用数据跨越文化障碍; 2.海外留学背景的优秀留学生。 他们拥有国内外双视角,能将数据很好的翻译出来,让客户理解。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做墨镜的跨境企业,想找我们做品牌策略,该怎么去做?首先就是从人群定位出发去规划整个品牌。 我们的数据告诉我们「卡车司机」这个群体的市场最好,他们职业需要频繁开车很伤眼睛,墨镜对他们来说是刚需。 但是这里有个很大的问题,国内很多人依据个人经验会认为卡车司机人群小、消费力太弱,产品卖不了高溢价; 但其实欧美卡车司机群体是非常体面且有钱的蓝领阶级,年薪10万美金,已经超过美国平均6万美金的人均收入。 所以我们给甲方交付的品牌咨询项目创意,从前到后都不是由我们决定的,而是由数据决定的。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做纯数据化的原因,我们不是长期生活在海外的,我们并不了解海外用户,如果靠经验的话只有10%的成功率,里面还带有个人倾向性的话,还要再扣掉一半,成功率就更低了。 而且我们有很多客户都是理工背景出身,他可能一开始就不会去思考国内外咨询公司这样的问题,他信任并习惯了用数据去说话,不希望依靠个人经验的人治。 杨丹:广告界有一句经典名言,“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是浪费的 ,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感觉你们用数据说话意在打破这个魔咒。 任朝茜:哈哈哈是的,我们就是用数据去跨越文化障碍,保证成功性。互联网这么发达,如果这个需求是真实的,那么在网络上是一定有声音的。 -04-人才培养已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当务之急 杨丹:在你看来,跨境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到底大不大? 跨境行业是否存在人才短缺问题? 任朝茜:存在的,我们本来预计今年或明年要举办一场高校行,去各地学校演讲,让大家知道并了解到跨境。 因为很多高校学生,不是不想来,而是根本不知道还有跨境这一行,并且大厂的吸引力远比一个不了解的跨境行业来得大。 跨境行业其实是一个一直在强势增长的行业,并且这种增长还是大趋势。 因为中国不可能一直是ToB的供应链出海,美国政策也在收紧,要求厂家如果想供货就要把厂建到北美去,对中国卖家来说异国他乡风险太高了。 中国政策也在鼓励各位卖家转型做ToC,在这种行业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很多老板就想投入更多,但是困于没有人才,我们客户经常跟我们说的就是“坑已经挖好了,但是没有萝卜啊!” 而且跨境电商这个行业的人才要求相对于华为那些大厂,并没有那么严格,所以我们很想鼓励各位高校毕业生能看到并了解跨境这个领域。 -05-着眼宏观视野的跨境人才培养 杨丹:面对品牌国际传播和跨境行业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高校教育也面临两难,学生会困惑,学校教的东西好像跟不上实践的变化,用不上; 老师也在琢磨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人。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希望你招聘的人才从学校学到什么? 任朝茜:因为我对教育问题不太懂,但我感觉这个问题,基于我个人经验来说,不存在“教的内容,用不到”的问题。 因为我自己就是从大学课程里受益了很多,要知道大学里真的需要学的并不是课程内容。 大学期间最重要是培养一种宏观视野的理论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论。 我刚创业那几年也是走得很不顺利,因为我当时并不成熟,也不了解市场。但是人生挺长的,人越是在后面会越感谢自己在年轻时受到的教育,因为这些教育能让你时刻保持独立思考,并受益终身。 尤其是我,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自动原理课程的一位资深教授给我们说: “人生就是一条需要控制的曲线,我们就要看应该在哪里装反馈机制。” 我当时听完觉得深受感触,并把它记下来了,这句话一直影响到我现在整个企业管理。 所以我觉得,咱们高校教育应该需要去培养学生拥有宏观视野。 我们在做品牌时也是宏观视角,去思考事件背后发展逻辑是怎么样?咨询和战略的意义在哪里?品牌定位根据是什么?有宏观的视野,才能把事情做好。 所以天天去考虑广告怎么投更省钱有效、红人该怎么去做营销?这样属于是“趴在地上干活”。
黄光裕背水一战,国美没有救世主
从上海普陀区长寿路地铁口出来,抬眼就能看见一片不再鲜艳的橙色招牌,上面印着“永乐电器”几个大字,这家颇有年代感的家电商城经营时长超过20年。作为从上海生长的民营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永乐电器霸占着黄金地段,敞开大门迎接络绎不绝的人潮,之后几经波折易主国美电器。 夜幕降临时分,熙熙攘攘的人流涌向了附近的网红餐厅和小吃摊点,鲜少有人在这家老店门口驻足。通往二楼大家电的扶手电梯已经停运了,冰箱展柜区域贴着“样品折扣处理”的字样,门店内只留下一名销售人员。 “生意一直不见起色,员工的下班时间也从晚上9点提早到了6点。”上述销售人员透露,月底门店要进行一次重新装修,他隐隐觉得这是撤店的信号。 收购永乐曾是国美创始人黄光裕职业生涯中的漂亮一仗。2006年,他亲手拆掉了另外两大家电巨头张大中和陈晓的联盟,两年后,国美在一线城市的市场份额超过50%,成为当之无愧的家电零售界老大哥。 时过境迁,行至35周年的“中年国美”却过得并不太体面:关店和撤离贯穿了国美整个2022年。2022年半年报显示,国美零售去年上半年关闭门店562家,新开门店192家,净减少370家,新退出60个城镇。 已停业的国美电器门店。图源:时代财经 业绩萎缩只是风暴袭来时的闪电,欠薪、欠款、欠货的愁云摩擦出阵阵雷响,深陷债务危机的国美很难调转船头。1月31日,国美电器董事长黄秀虹在一场内部战略实施策略研讨会上称,“在这个遍地电商、移动互联的时代,实体不行了,国美失势了”。 时代财经在采访过程中得知,四面楚歌的国美把直播带货当作最后的稻草,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直播团队,新团队不再局限于国美APP,而是要把大舞台放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 在活下去的核心基调下,国美不得不向流量平台寻求庇护。直播阵地的转移奏响了国美转型的号角,但这更像是国美衰落的注脚。 卖场不发货,用债转股稳住供应商 3月中旬的一天,刘慧赶到了深圳国美翠竹店,柜台上的部分电器产品被搬空,冷清的卖场回荡着她和销售人员交涉的声音。就在半个小时前,她接到一则小道消息,有一批电器产品可以自行到仓库提货,她购买的海尔洗衣机也在名单中,前提是必须支付500元的配送费。 去年5月,刘慧在国美线下门店一口气买下了冰箱、洗碗机、烘干机、洗衣机等价值2万元的大家电。“当时店里的销售人员有20多个,每个柜台标配两名销售员围着客户介绍产品,整个商城根本看不出异样。”刘慧很难将这一幕与事后的破产传闻联系在一起。 先是门店关闭、销售人员接二连三地离职,再是约定的发货日期一推再推,销售人员练就了一套格式化的应对攻略,刘慧面对的永远是毫无情感的回答:“再等等”。 刘慧所在的维权群里,有近百位消费者跟踪着国美的最新动态,他们打探哪个城市率先送货,哪个品牌与国美结束了僵局,哪个仓库能够自行前往拉货…… 仍在国美挣扎的店长于谦向时代财经证实了这一情况。“个别品牌一点点在恢复了,方太和老板电器年前就有消息说和国美谈得差不多了,采用债转股的方案稳住了一部分供应商。” 国美电器卖场内部冷清。 作为一家极度依赖线下业态的零售公司,门店销售人员往往能敏锐地感知公司的潮起潮落。 2021年7月,萧萧成为国美上海闵行门店的一名导购,她的职业生涯正好与国美急速下坠的轨迹重合,门店客流急速下滑、业绩情况频繁触底、工资时不时发不出来,门店员工成为直面冲击的第一道防线,他们不得不被巨大的营业目标裹挟着前行。 萧萧所在的店面并不大,区域经理下了死命令,6个人每个月最少要撑起50万元的销售额。“一直在不切实际地制定目标,疫情期间线下客流本来就少,每个月只能勉强维持30万的销售额。”萧萧向时代财经说道,她一天最多接待20个用户,愿意当场购买大家电的概率不到5%。 门店的经营压力也表现在了门店经理的神情上,萧萧时常听到对方唉声叹气,每天把“熬不下去”挂在嘴上。国美盛行的江湖气渗透进公司的管理方式,一旦某个员工的表现达不到预期,领导能指着鼻子持续骂一个小时。 萧萧面临的尴尬处境只是国美营收下滑的一个缩影。国美公布的2022年中期财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121.09亿元,同比下滑53.46%;亏损29.66亿元。 冲着黄光裕去的,没想到入了“坑” 时间回到两年前,大多数国美人都在信念满满地等待着一个全新的起点:2021年2月,黄光裕正式回归国美,并且在集团高管会议上喊出了“18个月恢复国美原有市场地位”的豪言。 伴随着强人黄光裕的归来,国美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国美在线改名为“真快乐”,打出娱乐化零售的新概念,从家电板块扩至全品类。此外,国美收购打扮家,主攻家装领域。 打扮家程序员李蔚曾满心期待地指望黄光裕能带领国美东山再起,为此他拒绝了多个大厂抛出的“橄榄枝”。回想起来,李蔚的冲动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黄光裕的个人魅力以及对打扮家业务的一腔热血,打扮家创始人崔健也曾多次对外强调,之所以加入国美,就是因为对黄光裕的期待。 黄光裕活跃在商业战场的鼎盛时期,凭借国美出彩的业绩表现,其在2004、2005、2008年,三度进入胡润百富榜单。即便在黄光裕锒铛入狱的十多年时间里,国美仍然流传着他指点江山的辉煌战绩。 2021年4月,黄光裕回归后的首次公开亮相选择在打扮家的发布会。整场发布会充满了神秘感,全网都在猜测黄光裕是否露面,最终亮相的黄光裕揭晓了当天最大的谜底,立志3年将打扮家的业绩干到5000亿元。 在业务高歌猛进的阶段,李蔚经常听到部门负责人强调,打扮家是黄光裕很看重的项目,将承担起国美第二条增长曲线。 不过,李蔚的所有幻想终止于12月的一场员工大会,那场三四个小时的会议没给他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原本期待的黄光裕不擅长输出带动气氛、鼓足干劲的妙语连珠,也缺乏对当下零售行业的独到见解。 在那之后,李蔚经历了混沌的半年,工资再也没有正常发过,他看到了一个举棋不定、毫无章法的组织,技术团队的工作任务多次在不断调整和推翻中进行着。2021年年底,公司因为资金紧张从石景山搬到了国美总部大楼,裁员也拉开了序幕。 据李蔚介绍,去年年初,打扮家彻底调整了方向,由C端市场转向B端市场,这一举动直接逼走了一部分员工,团队从巅峰期的600多人直接缩减至100人。到了7月份,打扮家创始人崔健和CEO高非离开国美。“相当于之前积累的10多万C端用户全打水漂,要重新和房产企业打交道。” 同一时期,真快乐也陷入了流量的困局,国美披露的2021年数据显示,真快乐App年访问量4.4亿,年度活跃买家1683万,与头部电商平台相差甚远。国美的财务状况也不允许黄光裕继续疯狂砸钱,他曾在公开场合说过,国美不会再在营销费用上承受太大的压力。 黄光裕对待营销推广的“精打细算”导致拉新、日活压力下放至基层员工。市场部离职员工木槿看透了国美营销推广的掉队方式,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动员整个熟人圈子,“任何新业务无非是发朋友圈,请七大姑八大姨过来坐镇,营造虚假流量,根本无法触达真正的消费者。” 木槿向时代财经举例了几个荒诞的拉新方式,比如搞活动期间每天至少打三十个电话,群发广告给50个微信好友,高层管理人员对员工不存在信任感,所有行为都要截图记录。 多位接受时代财经采访的国美员工将国美的坠落矛头指向黄光裕过于激进的战略。“过去两年,国美一直笼罩在黄光裕个人行事作风下,越来越偏离正常路线,要是管理层不变动,国美很难走出黑暗的一天。”木槿向时代财经感叹道。 直播带货进退维谷,全靠员工撑场面 失意企业家的终点往往是直播带货,李国庆、张兰、俞敏洪等都在直播间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特别是新东方在俞敏洪的带领下靠着东方甄选团队打了翻身仗,跌落谷底的国美自然也盯上了这块蛋糕。 去年11月24日,国美电器宣布将以直播带货为重心,搭建全国门店直播网络,并推行一种私域分销制度“全民推手”,鼓励国美员工以及社会各类人员利用自己的私域渠道分享平台商品以及赚取佣金。 不过,和其他企业家扎堆投靠抖音短视频不同,国美把第一场重要直播放在了自家阵地上。去年12月30日,第一次出现在直播镜头前的黄秀虹显得有点紧张,她用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话支撑了3个小时的直播,而创始人黄光裕始终没有现身。这次公开亮相还引来了一批“追债者”,他们再次把国美“不退款不发货”“拖欠工资”的负面舆情搬上了台面。 国美官方数据显示,当晚直播一共吸引了12.6万人围观,交易额与同期最高直播数据相比增长47%,创下2022年新高,但并未公开交易额和爆款销量等关键数据。 黄秀虹带来的高管效应正在消失,近一个月内,国美官方账号一共直播了8场,最高场观仅有2.4万,与头部主播动辄上千万的场观量相差甚远,直播一直停留在APP内部,黄秀虹出面的场次也只有一场。 “高管们总是口号喊得响亮,实施起来却一点声响都听不到。”在职员工薇薇向时代财经表示了对直播的担忧,虽然直播是当前最有生命力的业务,但在专业度、口碑缺失的前提下,很难掀起水花。 “直播更像是一场内部团建,员工和亲友团基本占了直播间流量的70%以上,很难吸引年轻消费群体进场,大家也不愿意在一个发货得不到保障的直播间下单。”薇薇向时代财经说道。 时代财经在黄金时段打开国美APP发现,仅有2-3场门店正在进行直播,直播场地一般选在商城内部,出镜人员大多是当地柜台的导购,他们并不具备带货主播的基本素养,镜头外时不时传出卖场周边乱哄哄的背景音,直播间的在线观看人数维持在某个固定数字。当时代财经在互动区询问产品发货和物流等问题时,均未得到主播的回应。 “门店推广直播业务的不统一、不规范已经能看出国美内部管理的混乱了。”一位尝试在直播间下单的消费者向时代财经抱怨道。 某区域市场负责人吴润还没离开国美的战场,他把最大的希望放在了直播带货上。一场50万的直播销售额曾经点燃过吴润的斗志,但是更多时间段,直播间的销售数据很难激起团队成员内心的波澜。 据吴润介绍,在黄秀虹极力推广直播带货之际,公司内部发布了相应的直播管理细则,包括直播推手员能拿到1%的佣金;提供相应的场地和设备;员工的月度绩效考核也与直播绑定在一起,根据每场直播得分给予员工相应的奖金激励,其中实付金额占比最高达到40%,其余的得分点由观看人数、观看时长以及下单率等要素组成。 “在公司处于困境的情况下,绩效奖金的力度还是挺有吸引力的。”吴润说道。 另一方面,国美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组建专业的直播团队,在某招聘网站上挂出多个与直播带货相关的岗位,坐标北京,包括带货主播、直播投流、直播运营专家、电商直播策划,月收入普遍在1.5万-3万元。 时代财经从内部高管处获悉,国美决定跳出私域APP的限制,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寻找流量突破口。“4月开始,国美会在抖音、快手建立直播矩阵,其余的门店直播也将转向抖音、快手平台。” 按照当前的计划,国美将打造一个“国美甄选”的IP,围绕家电服务和产品测评展开。“我们会按照生活场景规划直播内容,比如怎么极致开发冰箱的使用功能,如何利用家电延长鲜花的保质期。”上述人士表示。 对于国美来说,从私域转战外域意味着更广阔的流量,但也宣告了国美这几年转型的失败。过去两年,国美的线上化始终不想绕开自己的固有地盘,把直播重点转移到短视频平台的背后,也是国美管理团队在流量焦虑下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黄光裕许久未露面,建发会是接盘侠? 3月中旬,国美电器数据员王鹏没等来当月的工资,这已经是连续四个月无薪上班。作为一种无声的反抗,王鹏每天9点下班、6点准时离开工位,不为公司贡献任何产值,有效工作量仅停留在浏览半小时的国美APP。 据王鹏介绍,自从工资发放不正常后,北京总部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员工,其中大部分是工龄超过5年的老员工,随着公司发展急转而下,他们被无情地滞留在原地。 一度打算和公司风雨共济的员工也被泼了冷水。工资发放一直没有下文,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批陌生的面孔徘徊在公司大厅,还能经常看到供应商和消费者邮寄给国美的法院传票,“看不到公司有好转的迹象。” “一部分国美员工处于温室中,看不到互联网其他行业的动态,之前都是靠画大饼、江湖气在内部混下去,跟不上其他零售公司的步伐了。”王鹏投了四个月的简历,还没收到一份像样的offer,“国美的经验不值得借鉴,不再是其他公司想要对标的竞争对手了。” 一位国美金融员工告诉时代财经,团队的工作节奏基本和头部公司脱离,甚至提前进入养老模式。“公司没有加班的氛围,入职两年,大多时候都能在6点准时下班。” 对于留下来的员工来说,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国美能否熬过黑夜,谁还能带领国美活下去,是否会有白衣骑士接盘。 多位国美在职员工向时代财经透露,自从追债事件爆发之后,很少在公司看到黄光裕的身影,直达36楼顶层的办公室电梯也关停了,由黄秀虹主持公司的重要事务和业务转型,只能从资本动态察觉出这家公司与黄光裕的关联。 为了自救,黄光裕处置了手中的地产项目。近日,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三亚国美旅业有限公司100%股份转让给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下称“中融信托”)。天眼查信息显示,三亚国美旅业已于3月17日完成股东变更。由黄光裕最终控制的宁波昊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转让长沙先导臻缔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份,中融信托接盘,这意味着国美彻底退出位于湖南长沙的湘江玖号项目。 除此之外,从2021年底开始,黄光裕和妻子杜鹃减持股份多达十多次,累计套现超过20亿元。国美内部员工向时代财经透露,厦门建发集团将接手国美下一个阶段的发货问题,帮助国美度过资金紧张期。根据《棱镜》报道,黄秀虹曾亲自飞往厦门,希望能从厦门建发获得30亿元左右的融资,然而,也有建发内部人员表示,“内部反馈不好,觉得她完全不懂生意”。 北京国美总部所在地鹏润大厦。图源:时代财经 3月中旬,时代财经探访了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国美总部:鹏润大厦。公司仍然维持表面上的正常运转,这里曾经是亚洲单体最大的写字楼,如今,这一头衔已经被互联网巨头腾讯超越。 上班期间,陆陆续续有多位中年男子从国美办公区下来,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随后又慢悠悠地消失在走廊尽头。至少在他们身上,看不出业务转型的紧迫感。不过,戒备森严的大楼安保无不提醒着外界,国美的危机远没有结束。
黑神话登顶IGN年度游戏;SHEIN推出“优品”出海计划;钉钉推出个人用户AI产品包
出海要闻TODAY'S HEADLINES 【《黑神话:悟空》获IGN 2024年度游戏玩家投票第一】9月23日消息,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目前取得了销量口碑双丰收。根据IGN的最新投票,《黑神话:悟空》更是力压一众国外游戏取得第一。 IGN官网投询问玩家“到目前为止你心目中的2024年度最佳游戏”,截至目前,《黑神话:悟空》以86.8%的胜率取得断层第一。该投票实际上是以两个游戏相互PK的形式进行,玩家需要在92轮的游戏对决中,选择出你心目中的胜者。而《黑神话:悟空》经过了122357轮对决,胜率为86.8%。 【SHEIN推出三大举措,助力优品出海计划】9月23日消息,SHEIN全国500城产业带出海计划正式推出一周年,在持续带动众多第三方商家、品牌与产业带出海的基础上,SHEIN又加注三大举措助力产业带“优品”出海,进一步提升跨境商家产品、品牌竞争力,加大培育优质商家,扶持优质产品,助力优秀品牌出海,以“优先处理、优选资源、优质服务”三大措施,结合自身柔性按需的供应链模式创新方法论,持续带动产业带商家高质量出海。 在过去一年中,随着SHEIN全国500城产业带出海计划的持续推进,SHEIN平台产品持续拓展至服装、鞋类箱包、珠宝配饰、家居百货、美妆个护、电子产品、运动户外等20多个品类。其中,服装、鞋包、配饰等品类涌现众多年销上亿的优质商家与品牌。来自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山东、河南、河北等7个省份产业带的新增商家数尤为突出。 【钉钉365会员正式推出面向个人提供AI产品包】9月23日,钉钉正式推出“365会员”,面向个人用户提供AI产品包。包括钉钉AI搜索、个人AI助理、个人认证等10+项最受个人用户欢迎的能力,都将打包进“365会员”,提升超级个体的创造力。 钉钉“365会员”的核心亮点之一是钉钉AI搜索,它能够全面整合钉钉内的聊天、文档、日志等碎片化信息,将其转化为结构化的知识网络,帮助用户高效获取信息。此外,全新的个人AI助理也是会员服务的一大亮点,用户可自定义其名称、头像、音色等,实现个性化设置。该AI助理能智能整理规划用户的重要事项和笔记,成为用户的办公“金手指”。 手游出海MOBILE GAMES 【手机版《哆啦A梦的铜锣烧店物语》正式上线】9月23日消息,开罗游戏开发的《哆啦A梦的铜锣烧店物语》手机版已登陆iOS/Android平台,定价14.99美元/118港币/2000日元。 本作是一款经营模拟游戏,由于店主受了伤,来到附近的铜锣烧店的哆啦A梦和大雄决定帮忙。玩家需要组合食材开发新产品、寻找食材等,随着店铺的发展壮大来帮忙的人也会越来多。除了《哆啦A梦》的角色,藤子·F·不二雄其他作品中的角色也会登场。 【微软每年支付10亿美元为XGP阵容引入第三方游戏】9月22日消息,彭博社昨日发布了一份关于微软与Xbox现状的综合性报告,其中透露微软每年投入10亿美元将第三方游戏引入Xbox Game Pass服务。 据悉,微软为了吸引更多发行商加入Game Pass,据称“每年为发行商提供数百万美元的预付款”,并分享部分订阅收入,同时承诺“为这些游戏带来难得的曝光机会”,每年微软在引入第三方游戏到Game Pass上的投入总和据称高达10亿美元。 跨境电商E-COMMERCES 【TikTokShop宣布与Tinuiti合作,为跨境卖家拓展销售新渠道】9月23日消息,日前,美国最大的独立全渠道性能营销机构Tinuiti宣布成为TikTok Shop的合作伙伴。作为合作伙伴,Tinuiti将利用早期访问权,为客户提供优先支持和高效服务。这一合作为跨境电商卖家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增强了品牌曝光,优化了营销策略,并提升了竞争力。随着TikTok Shop的全球扩张,预计将有更多品牌和卖家参与,共同探索跨境电商的新可能,Tinuiti与TikTok Shop的合作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商业机会。 【亚马逊将在美国推出全新全托管供应链服务】9月23日消息,亚马逊日前宣布,将从10月份开始,向所有美国卖家推出全新的全托管端到端供应链服务,旨在为卖家提供一套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有效提高卖家交付效率及销售转化率。预计今年底,这项服务将陆续推广至全球市场。据介绍,这项新的供应链服务将采取全面托管的模式,为卖家提供更省心的物流解决方案;卖家只需向平台提供产品的详细信息及提货地点,剩下的所有物流工作便交由亚马逊全权负责,包括商品提货、库存整合、战略补货、最后一英里配送等。同时,使用全托管供应链服务的卖家还将享受AWD综合费率优惠,包括AWD仓储费25%优惠、AWD运输和处理成本15%优惠。 【阿里成立一路发发跨境电商公司】9月23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日前,杭州一路发发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晶晶,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互联网销售、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服务、智能家庭消费设备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Shopee泰国本土店将更新商家政策标准】9月23日消息,Shopee泰国本土店将在2024年10月7日更新其平台上的商家政策标准,尤其是关于行为积分计算和推荐商家的标准。这次更新强调了平台对于卖家服务质量的更高要求。具体来说,迟发率与未发货率的标准将更加严格,均从原来的15%下调至10%,这意味着卖家需更加重视订单处理速度,确保及时发货,以避免因延迟或未完成订单而影响店铺的行为积分。 【天猫国际新增价格管理规,9月25日生效执行】9月23日消息,天猫国际公告称,为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持续提升平台买卖双方体验,进一步简化平台价格管理体系,平台新增《天猫国际价格管理规则》。本规则于2024年9月19日对外公示,于2024年9月25日生效执行。 AIGC产业创新AI-GENERATED CONTENT 【国产AI出海应用超百款,AI助推IT领域投资金额或达440亿元】9月23日消息,今年2月,Open AI发布了视频大模型Sora以来,国产文生视频大模型加速落地,半年来已有约10款产品亮相。业内人士测算,当前生成一条长2分钟影片所需的算力成本一般超过百元。市场机构统计,今年上半年,AI热潮助推IT领域投资金额达到440亿元,同比增长22.4%。此外,国产AI出海应用超百款,AI产业链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华为云发布AI原生云基础设施架构CloudMatrix】9月23日消息,日前,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上,为了进一步提升AI原生基础设施的效能,华为云推出AI原生云基础设施CloudMatrix,将CPU、NPU、DPU、存储和内存等资源全部互联和池化,构建“一切可池化、一切皆对等、一切可组合”的分布式对等全互联架构,实现了单体算力向矩阵算力的演进。 【OpenAI首款具备“推理”能力模型o1现已向企业/教育用户开放】9月22日消息,OpenAI公司旗下首款具备“推理”能力的模型o1和o1-mini现已向企业版(Enterprise)和教育版(Edu)用户开放访问权限,用户每周最多可输入50条消息。据介绍,OpenAI o1系列模型具有更高的理解能力,与传统模型不同,o1系列模型在回答问题之前会进行深度思考,生成内在的思维链后再给出答案,因此系列模型能够处理比之前模型更复杂的任务,特别擅长解决科学、编程和数学领域的难题。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