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40年经验,我总结了30条心法
LIKE.TG 成立于2020年,总部位于马来西亚,是首家汇集全球互联网产品,提供一站式软件产品解决方案的综合性品牌。唯一官方网站:www.like.tg
本文摘自中信出版集团书籍 《经营30条》
一、战略
1. 战略是企业头等大事
战略是方向,是旗帜,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发展。
做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战略先行,战略定位是企业发展根儿上的事情,战略的目的是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
2. 战略是一种取舍
一家企业能不能有大的发展,往往不是取决于它怎么做,而是取决于它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战略就是一场选择与取舍,一旦选定了,就在选定的范围内做到极致。做企业,不能包打天下,而是要学会三分天下。
战略也不是永远不变的,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无论战略选择做得有多好,最关键的还是要保证战略的实施与落地。
3. 战略制定要以目标为导向
制定战略是领导者的首要责任,战略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制定战略要突破资源导向,即“有什么做什么”的思维局限,转换到以目标为导向,即“缺什么找什么”,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做成事。当然,制定战略时还要遵循行业发展的规律和企业成长的逻辑。
4. 企业发展要突出主业
做企业要突出主业,重点发展核心业务、核心专长、核心市场、核心客户。选择新业务要有原则立场,一些企业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偏离了主业,盲目扩张。
一般中小企业,建议还是走专业化道路。企业在现有业务已做到极致的情况下,或者是产业型的集团,可以考虑进行有限的相关多元的发展。投资型公司为了对冲周期风险,可以选择多元化的道路。
5. 转型不一定要转行
面对经济下行和行业过剩压力时,不少企业希望转行,但对大中型企业来讲,转行其实是不容易的,进入一个完全不熟悉的行业风险很大。
对大多数企业而言,还是应该构建起企业的成长曲线,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方向去转型,并在自己的领域做好细分,而不是遇见困难就转行,不过,被创新颠覆和被新产品替代的行业确实需要果断转行。
做企业,还是要遵循行业发展的规律与企业成长的逻辑。
二、创新
6. 创新的本质是一种新组合
创新的本质是一种新组合,目的在于创造出全新且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最重要的工作是组合科技要素,同时做好产学研的结合。企业与政府之间紧密合作打造出了多种创新模式。
7. 要进行有效的创新
创新是第一动力,解决经济跨周期问题、克服企业的困难、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都要靠创新。今天是个创新的时代,但创新又是有风险的事情,人们总讲“不创新等死,盲目创新找死”。
所以,企业创新一定要与实际相结合,要能为企业带来明显效益或创造价值。企业还要依靠资本市场做好创新,既要重视高科技创新,也要重视中科技创新和低科技创新,要减少创新的各种风险,把握好创新的度,进行有效的创新。
8. 企业家是企业创新的灵魂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领导企业进行创新的是企业家,企业家是企业创新的灵魂人物,不仅是创业者,也是创新的痴迷者。
创新文化是创新的基础,企业家要在企业内建立起创新文化,鼓励大家一起创新,并在创新体系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9. 创新有模式可循
提到创新,许多人觉得很难,感觉摸不着边际,无从下手。实际上,创新不是天才的专利,也不是个别人的“灵光乍现”。
企业的创新既有规律可循,也有模式可依。企业常用且在现实中行之有效的五种创新模式分别为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持续性创新、颠覆性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创新模式。
10. 科技与商业的创新融合是大势所趋
现在科技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科学家与企业家也从以前的明确分工转化到逐渐融合,我们要培养具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也要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
科技的商业化要紧抓时机,要重点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问题。大的科研项目离不开大企业,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别具特色,但也要注重与大企业的合作。
三、经营
11. 经营是做正确的事
经营是做正确的事,目的是提高效益;管理是正确地做事,目的是提高效率。现在我们要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转变为有效的经营者,在经营管理时代,最关键的是要从不确定性中做出正确的选择,眼睛向外,更关注市场变化。
专注于提高企业的效益,成为有效的经营者,要把经营与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企业的一把手首先就应该是个会经营的行家里手,要学会把管理工作下移给部下。
12. 整合资源比创造资源更重要
今天衡量企业家的能力,往往不是看他有多大的创造资源的能力,而是看他整合资源的能力。
企业的目标确定后,我们先要找到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然后找到资源整合的办法,把各种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在现阶段,我们尤其要注重产业、资本与资源的整合模式。企业在整合资源之后,重要的一环是更好地重新配置资源,以达到企业效益与价值最优。
13. 要进行有机的联合重组
以前的管理理论把企业成长分为两大类,把企业自我发展、内生式滚雪球发展的方式称为“有机成长”,而把并购重组称为“无机成长”。如果在重组时同步进行有效的深度整合,联合重组也可从无机变有机。
重组是以盈利为前提的,如果重组对象有核心技术或核心专长,能产生协同效益,那就充分用好“老母鸡理论”,加快重组速度。重组的核心就是要互利共赢,不仅收人也要收心。
14. 从量本利到价本利
产品价格是企业的生命线,在过剩经济时代,我们要从量本利转向价本利,掌握定价主动权,用合理价格取得经营利润,也要从竞争转向竞合,从红海进入蓝海,实现共生共赢。
15. 风险与危机处理要损失最小化
对企业来说,风险是客观的,如影随形。做企业是在发展和风险的两难中进行选择。如果只顾发展而忽视风险,那企业可能轰然倒下;如果只考虑风险而不顾发展,那企业可能止步不前,在竞争中被淘汰。
做企业要用制度来防范风险,决策正确是规避风险的重要基础,风险出现之后要确保它可控、可承担,处理原则就是将损失降至最低。做企业,任何时候都要想着增强韧性,稳健经营。
四、管理
16. 管理是正确地做事
管理是正确地做事,是处理好人、机、物、料的关系,是眼睛向内,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
管理要有一些工法,从最早在北新建材坚持开展整理整顿、质量贯标、品牌建设到后来在中国建材开展五化管理、三五整合、八大工法、六星企业、格子化管控等,多年来我一直反复实践和摸索。
“三精管理”是我近年来在企业里推行的一套系统性工法,主要是解决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精益化的问题。
17. 组织要不停地“剪枝”
做企业,都希望做出一家基业长青的大企业,但其实做好企业要有超越规模的眼光与胸怀,重在活出质量。
一般而言,一些企业慢慢走向衰落,不是突然的,而是有迹可循,我们要时时提防大企业病,给企业组织“剪枝”,瘦身健体,将其做成一家健康有活力还有合理效益的好企业。
18. 质量管理要贯彻标
质量是有成本的,做企业一定要做到质量上上、价格中上、服务至上。质量管理重在全员、全过程的参与,还要在企业里面建立起一套管理标准体系,每个人都贯彻好系统的质量标准。
五优飞轮,即优技、优质、优服、优价、优利,是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精准找到并构建起本企业发展的飞轮非常重要。
19. 做企业要现金为王
现金是企业的血液,现金的正常流动有利于确保企业的稳定持续经营,支撑企业的健康发展。做企业一定要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以便提前做好投资计划。财务杠杆不能过高,要合理化,量力经营,追求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
企业里的“两金”即库存资金与应收账款要最小,大企业集团的资金能归集使用的就尽量归集使用,提高效率与效益,并始终确保企业有充盈的现金流。
20. 打造自主品牌
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战略目标下,企业应建立起“创新+资本 +管理+市场”的综合发展优势,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对企业来说,品牌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凝聚了企业经营管理和文化精神的全部。品牌建设不是一日之功,要长期地坚持,品牌工作是一把手工程,企业要加大在品牌上的投入,用自主品牌取得竞争优势。
五、改革
21. 企业要按照市场化机制运营
企业要勇做市场化改革的先行者,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的任务之一。
我做央企一把手18年,基本做法就四个字:央企市营。正是因为我们选择了这条道路,中国建材才不断发展壮大,从资不抵债的状态走到了全球建材行业的第一名。
市营的第一条就是股权多元化,这是企业良性运作、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企业都要按照市场化机制运营,坚持市场化竞争原则。
22. 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其实解决了国企融入市场这一世界性难题,国企民企是相互融合,共赢发展。
国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现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混”,而 是在于“改”,“改”就是改体制机制,让国企更具活力、民企更加规范。在混改的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注意“三高三同”以及文化是否融合等问题。
23. 公司治理要规范
经营的目的是获得效益,管理的目的是降低成本,而治理的目的是防范风险。规范的治理结构、高瞻远瞩的董事会和精干高效的经理层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根基。
公司具有独立性与有限性,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的行权规则,做好所有权和经营权、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还要发挥好董事会的作用,开好董事会。公司要合规经营,内控要严格,并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完善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工作机制。
24. 用共享机制打造利益共同体
机制就是企业效益和员工利益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企业如果有好的机制,做好企业不需要神仙,如果没有好的机制,神仙也做不好企业。
企业里有两种资本,一种是人力资本,一种是金融资本,现在的人力资本与金融资本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以前我们总讲激励机制,但现在是一个高科技和新经济时代,我们要建立起共享机制,做共享型企业,这就需要人力资本也要参与企业财富的分配。
25. 弘扬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是富于创新意识、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领导者,与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等无关。民营企业创业者、具有创新改革意识的国企领导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等共同构成中国的企业家队伍,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企业家具有三点特质:创新、坚守和责任。企业家可遇不可求,不以成败而论。我们应该对企业家倍加珍惜和呵护,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的环境,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弘扬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打造企业家社会。
六、文化
26. 企业要以人为中心
做企业从根本上看是做人的工作,是做人心的工作,其实这就是企业文化。文化定江山。企业要以人为中心,企业是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企业爱人。
企业尤其要做好四个团队的建设,弘扬四种精神,即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四千精神、工匠精神。
做企业的领导者也是一种修炼,要着力提升学习力、创新力、决策力、影响力、组织力与担当力这六大领导力。
27.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国式管理模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时能解决现代市场竞争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现代的中国企业管理应该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真正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创造出中国式管理模式,为中国乃至全球企业提供中国式解决方案。
我国优秀的企业家还应该是优秀的企业思想家,带领企业走包容式发展道路。
28. 像办学校一样办企业
我是个热衷于企业管理教育的人,我提倡像办学校一样办企业,也要像办企业一样办学校。企业和商学院要像医学院一样,既要实践,也要学习,讲究知行合一。企业要成为学习型组织,进行深度互动,要关注培训教育,提升组织的整体素质。
29. 按照常理做企业
能发现“黑天鹅”的人是聪明人,能发现“灰犀牛”的人是理性的人,而认为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人是老实人,我大概是最后一种人。
虽然未来是不确定的,但无论环境怎样不确定,我们做企业还是要按照常理去做,我把这些常理归纳为四个主义:务实主义、专业主义、长期主义、客户主义。
为什么我用了“主义”这个词呢?主义是信仰。在企业里,构筑这些信仰的思想基础,就是常理。
30. 企业的目的是让社会更美好
企业本身是一个经济组织,但又是一个社会组织。企业的经济目的就是必须有效益,企业的社会目的就是要为社会服务,让社会更美好。
我们要站在道德高地做企业,做成保护环境、热心公益、关心员工、世界公民的有品格的企业。我崇尚一生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做好我们中国的企业。
LIKE.TG 专注全球社交流量推广,致力于为全球出海企业提供有关的私域营销获客、国际电商、全球客服、金融支持等最新资讯和实用工具。免费领取【WhatsApp、LINE、Telegram、Twitter、ZALO】等云控系统试用;点击【联系客服】 ,或关注【LIKE.TG出海指南频道】、【LIKE.TG生态链-全球资源互联社区】了解更多最新资讯
本文由LIKE.TG编辑部转载自互联网并编辑,如有侵权影响,请联系官方客服,将为您妥善处理。
This article is republished from public internet and edited by the LIKE.TG editorial departmen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our official customer service for proper hand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