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TG 成立于2020年,总部位于马来西亚,是首家汇集全球互联网产品,提供一站式软件产品解决方案的综合性品牌。唯一官方网站:www.like.tg
乔布斯说:产品经理需要创造需求,而不是满足需求。
TOC领域,通过从0到1创造新事物,缔造了无数创富神话。
苹果创造了智能手机,腾讯创造了社交,亚马逊创造了电商,都实在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实现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于是,互联网行业有了这样一套终极解法:不要响应客户,要去创造,要去影响客户。
带着这样的思路,创业者们杀入ToB领域,却发现赚钱难,特别难。
想去销售软件背后的管理流程和管理理念,却往往铩羽而归。
中国高等教育起步晚,19世纪末,中国才建立了北洋大学堂,对比美国诞生在17世纪的哈佛学院,我们足足晚了200年。
同时,过去的几十年经济快速腾飞,许多老板还没来得及体系化的学习,就被时代的洪流带入了增长的快车道,于是个性化的、土路子的管理方式得以保留。
老板欢迎管理类型的软件,也喜欢了解先进的管理思路,但拒绝因为使用软件改变自身管理。
占据中国SaaS三大份额的SaaS 软件,分别是ERP,CRM,HCM,全部都是以管理方法论为基础,但同时,都少不了标准和定制化的生意。
ERP领域,用友ERP、SAP都用aPaaS实现自己的个性化交付,CRM的纷享销客、HCM的北森,也是历尽艰辛、耗人耗力的搭建出了自己的PaaS能力。
物理学上有惯性一说,质量越大的物品惯性越大。企业同理。
越大型的企业越倾向于保持原状,惯性,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成为企业变化的阻力。
这就造成了企业改革,总是进十步,退无步,并不是人的问题,也不是改革制度和机制的问题,系统基本运作规律使然而已。
基于现实,中国SaaS划分成两个阵营。
-
服务于企业的管理诉求和业务诉求,接受企业的个性化。
-
这两条路,导向了不同的成功之路,也都诞生了各自的成功标杆。
前者服务于企业的业务和管理诉求,不可避免的要撞上个性化问题。
一入场,SaaS公司就要面临抉择:客户群是谁?既然一定会面临个性化的问题,那大中小几类客户,解决谁的问题更有性价比?
SaaS是标准化售卖,也就是将一份产品卖给多个用户,所以卖的越多,成本自然越低。
研发成本100万,能卖出100份,每个客户成本10万;能卖出10000份,每个客户成本只需要100。
也就是说随着客户的增多,服务于每个客户的软件研发成本会被无限降低甚至趋近于零。
最初投资界对这份发现欣喜若狂,给出SaaS模式极高的估值。
但发展了几年后,行业发现:卖到上万份,已经是国内顶尖水平,再也无法提升销量。
而且越来越多的客户,涌入了越发多样的需求,也没有办法把开发成本均摊到每个客户身上了。
例如,实现了一个新需求,只满足了A客户,不满足BC客户,那么需求的成本只能算在A身上,而不能让BC分担。要计算软件投入成本,会发现A的成本远高于BC。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该去做只有A客户需要的需求,要做更多客户需要的需求呢?
SaaS的资源投入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你并不知道做了需求以后客户会不会用,也不知道客户会不会因为我们努力在做需求而进行续费。
这一现象在中小企业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 2.5 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 7 到 8 年。初创企业的寿命更是黯淡,每 100 家国内创业企业中,只有 20 到 30 家可以熬过 1 年,而能熬过 3 年的只占这其中的 30%。
这也是为何千亿赛道的HCM,CRM,往往会着力于发展中大客户。以中大型客户为目标的北森,2024 财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续约率高达95%。
拉长来看,在中大客户上的投入的产研成本更确定,均价也更低。
SalesForce,全球SaaS的领军者,践行大客户理念, 把90% 的财富五百强企业 纳入囊中,销售费用率常年在40%徘徊。
瞄准大客户的北森,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销售费率为49%,研发费用率为38%。可见大客户的客情维护和产品交付,哪个都不是好啃的骨头。
吴昊老师这样总结服务大客户的现状:“需要投入大量人工服务,客单价虽然很高,但周期长,毛利率大概只有 20% ~30%。而标品 SaaS 的毛利率大概在 80% 。”
而且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市场,才能容纳足够多的大客户,撑起SaaS企业的盈利。
当前千亿级SaaS赛道逐渐占坑完毕,很难再有新的创业者跑出来。两年前尚且有moka,飞书想在成熟的HCM领域分一杯羹,而现在已经没有机会留给新的挑战者了,可以说旧场景创业的时间窗口已经关闭。
总的来说,服务中大客户,服务于有一定认知基础的管理场景,通过PaaS和深耕业务理解降低服务成本,最终以确定性的收入为目标。这是中国SaaS已经被验证成功的一条路。
另一条路则背道而驰,专注“小而美”。
-不刻意追求市场快速增长,小团队作战为主。
-坚定守护自己的能力圈,做什么和不做什么都非常清晰。
-服务的市场规模或许不大,但不阻碍团队持续深入,给到更创新的解决方案。
-有强烈的个性化气质和geek精神。
凭借更低的成本投入,这些团队往往能够较快地实现自给自足,不少团队2-3年就能盈利,比SaaS平均8年盈利的时间快上不少。
他们选择某个细分场景,远离客户的主营业务、远离客户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哪怕为此把场景拆得极细极小也没有关系。同时把场景里的解决方案做到足够专业。
例如Xmind工具,创立十来年,只是瞄准画思维导图的场景。坚持小而美,持续优化工具效率,也收获了广泛的客户群体。
由于提供精准的场景服务能力,不用再严格区分客户大小,这类产品的传播和交付都更为轻量,也更容易实现口碑传播。
但也正是场景的细分性,让这类SaaS的价值有限,无法拔高客单价,只能通过扩展客户群体来实现规模化盈利。
所以对于这类SaaS而言,首先重点是在打磨产品,提供更“锋利”的结局方案;其次是琢磨更高效的传播和转化方式。
这两年,从“中国SaaS什么时候能好”,到“中国SaaS没希望”,悲观的情绪蔓延,捆绑从业者。
正是因为很难,更要看看已经被验证成功的SaaS模式,根植于我们脚下的大地,这些SaaS一定是做对了什么,才得以生根发芽。
最后以一位SaaS公司创始人的话结尾:很多次我都以为我们要死了,但是并没有。很多时候竞争消失了,只是因为竞争者的子弹打光了,而我们所做的,只是熬了过去。
LIKE.TG 专注全球社交流量推广,致力于为全球出海企业提供有关的私域营销获客、国际电商、全球客服、金融支持等最新资讯和实用工具。免费领取【WhatsApp、LINE、Telegram、Twitter、ZALO】等云控系统试用;点击【联系客服】 ,或关注【LIKE.TG出海指南频道】、【LIKE.TG生态链-全球资源互联社区】了解更多最新资讯
本文由LIKE.TG编辑部转载自互联网并编辑,如有侵权影响,请联系官方客服,将为您妥善处理。
This article is republished from public internet and edited by the LIKE.TG editorial departmen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our official customer service for proper hand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