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社群在线客服官方频道防骗查询货币工具

巨头疯抢快递末端,小哥沦为“工具人”?

2024年12月06日 10:31:40
news.like.tgnews.like.tgnews.like.tgnews.like.tg

LIKE.TG 成立于2020年,总部位于马来西亚,是首家汇集全球互联网产品,提供一站式软件产品解决方案的综合性品牌。唯一官方网站:www.like.tg

全文共计 3360 字 / 阅读时长约 9 分钟

风口之下,末端驿站的创业故事有多精彩,就有多无奈。

来源 | 驿站

作者 | 驿站老鬼

一直被视为快递江湖“赚辛苦钱”的快递末端驿站,终于迎来了“快递一哥”入场。

近日,继通达百成立自有驿站之后,顺丰末端驿站品牌——“驿收发”对外开放合作,招募合伙人的消息在行业内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多年来,快递末端驿站这个新赛道拥挤又热闹,已布局的玩家持续扩张占市场,未入局者正虎视眈眈,摩拳擦掌。如今,不满足于以往扶持第三方末端品牌,顺丰、“通达”等快递巨头的直接进场,给了我们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快递末端驿站是一门好生意(至少是个风口),要赶紧入场了。

然而,快递末端驿站的生意并不好做。可以说,快递末端驿站虽然热闹,能叫得出来的品牌也有很多,但这一领域并没有形成明显的品牌梯队。表面上看,纵横捭阖的巨头集团作战,但实际上深处却是重重暗涌。

风口之上,群“猪”乱舞

倘若要列举快递江湖近年来的风口,末端驿站一定榜上有名。人人都讲“流量”“渠道下沉”的时代,对于快递末端这一“风口”,各大电商、快递巨头早已看得明明白白:线上的欲望越膨胀,线下对包裹到达的期待就越迫切。

而今年亦甚。受疫情影响,末端的压力相较往年任何一次大促,均有过之而无不及。叠加行业价格战引发的全面下调派费等因素,网点老板压力与日俱增,迷茫也与日俱增。

不止是巨头。无论什么体量的末端驿站第三方品牌商(供应商),也都认准了这一风口。在他们看来,刚需与痛点并存的末端驿站快递市场,是一个经典的创业想象:既是一个高频的“刚需”,也是一个“金矿”。

另一方面,从市场规模上看,快递市场前景无限。根据国家邮政局10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已超500亿件。当前,邮政快递业已基本摆脱疫情影响,日均2亿多件已成常态,日均服务用户近4亿多人次,预计今年快递业务量将突破750亿件。

此外,将专业末端收投服务、智能快件箱寄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予以规范,已经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互联网+”时代监管新模式的探索。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国家邮政局,最近几年一直输出、传递和强调这样的信号:“上门投递、智能快件箱投递和公共投递站投递等模式互为补充的末端投递服务新格局,正逐步形成,用户的消费体验也得到了有效改善。”

更为关键和重要的,为了消解“投递入柜/配送到站”与“送货上门”之间的法律冲突,从2019年起,国家邮政局先后对智能快件箱和快递服务站这两种新业态赋予了正式的法律地位。

上述大背景下,末端快递驿站的创业激情远超想象,各大驿站品牌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而最具代表性的玩家,非菜鸟驿站莫属。

除此之外,诸如熊猫快件、蓝店、小象驿站、快宝驿站、粉丝生活、快弟驿站、蜜蜂驿站、北京收发室、趣送、艾特小哥等第三方服务/代收平台了很活跃。

从去年开始,随着行业价格战打入派费阶段,为了最大程度节省成本,同时赋能末端网点,各大快递公司都开始着手自建末端门店体系。比如中通兔喜、韵达快递超市、申通喵站、圆通妈妈驿站等。

只要有市场,就永远存在竞争对手。高度同质化的末端驿站准入门槛较低,注定会有更多的后来者搅局。尤其是,目前各大驿站品牌间几乎不存在真正的壁垒。如果说有,那也只是“烧钱”出来的规模效应和用户体验亮点。

激烈的竞争下,整个快递末端驿站市场已从蓝海过渡到红海,大洗牌悄然而至。

风口之下,战事不止

末端快递驿站的创业故事有多精彩,就有多无奈。

“冰火两重天”,是很多驿站品牌加盟商向我吐槽的现实处境。这背后,似乎也映衬了快递末端驿站的一个窘境:吆喝声越响亮,“囚徒困境”也越显著。

1)末端“拐点”隐现

今年7月份,国家邮政局例行发布了《2019年快递市场监管报告》,全面总结、梳理了2019年快递市场的发展情况。这份报告在阐述国内快递末端设施建设时明确指出:“2019年,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96.6%,农村地区公共取送点达6.3万个。主要城市布设智能快件箱已达40.6万组,城市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达8.2万个。”

单看这组数据,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将最近三年的同类数据进行汇总和比较后,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变化和现象。

如上图所示,通过对比快递末端设施建设最近三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一是,乡镇网点覆盖率逐年上升;二是,智能快件箱投放量逐年上升;三是,城市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在经过2018年的“爆增”后,2019年却开始“原地踏步”,没有任何增长。

那么,相较于乡镇网点和智能快件箱的稳增长态势,城市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止步不前”,是偶然现象吗?在我看来,这绝不是偶然。

具体到城市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数据变或不变的背后,都与产能密切相关:一是产能的形态演变,二是产能的供需转变。

如此看来,又诞生了新的问题:既然都具备了合法性,为什么智能快件箱的投放量依旧高增长,而快递服务站却陷入停滞呢?2019年的“原地踏步”会不会成为快递服务站的建设“拐点”,2020年会不会出现下滑呢?

2)巨头缠斗不止

当下的快递业,一方面业务量仍然急剧增长,规模持续扩大,而业务量持续高增长的背后,末端也一直被视为困扰当前快递发展的最大短板和弱项之一。

另一方面,当前快递公司在末端的投递模式,也开始暴露出诸多问题:除了难以有效满足“送货上门”的硬性需求,末端网点在场租成本、人员招聘、设备投入、车辆通行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今年巨头之间的“价格战”打到派费这个层面以后,部分靠派件为生的网点更是面临着生死劫。

此情势下,各大快递巨头纷纷成立自有驿站品牌,试图通过布设门店放置各家快递企业的快件实现集约化配送。

但无可奈何的是,现实骨感,集约化配送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涉及的是整个体系的问题,不是简单地开设一个门店即可,需要从上到下一体化进行整合,包括区域的‘三段码“都要统一重新规划。

当然,站在资源有效利用和成本管控的角度,如果各家企业联合起来,对末端环节进行统一派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过,各家企业又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几乎每家企业都和希望其他企业将快件放在自家的末端站点。家家都是这样的想法,但家家又都不愿意。

“因为这样会涉及承接末端配送的企业的配送能力与发货等问题。配送能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服务质量、市场规模等。”

我的朋友“末端达摩”分析认为,其他企业将快件统一放置在同一末端配送站点,由该站点承接配送,而这些企业在末端的配送能力却不能完全体现。此外,发货不仅仅关系到企业的物流订单量,还直接关系到企业与快递员的切身利益。

这就是矛盾所在。也许,这也是末端集约化配送没有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

3)三方境况堪忧

快递公司开始发力自建末端体系,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最大的影响就是,从源头上掐断了很多第三方快递服务平赖以生存的流量支撑。

没有了流量支撑,第三方快递服务站还能撑多久呢?结果可想而知。

此前,我就接到过这样一条爆料——某品牌快递于近期一口气关闭了21家第三方代收平台,力度之大、态度之坚决,让人咋舌。

透过数据看门道。上述快递服务站的“停滞”,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很多城市的第三方代收平台正在加速离场。大浪淘沙,市场有进有退再正常不过,但问题是:当退出者的速度开始与新进者的速度持平,大面积的洗牌恐怕已经不远。

未来,缺少资金支持、行业积累或者巨头背书的快递服务站(第三方平台),也要做好过苦日子的打算和准备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作为新业态唯二代表之一,作为快递末端投递服务的有效补充,快递服务站这种模式肯定不会消融。非但不会消融,随着我国快递业务总量的稳定增长,快递服务站这个细分领域还非常有可能催生出“独角兽级”的隐形巨头。这值得期待。

快递小哥沦为“工具人?”

长期以来,快递服务供给端和消费需求端之间,始终有一个“结”始终很难得到有效解决——送货上门。

作为邮政法的明确条文,“送货上门”肯定是快递公司不可推卸的义务。这一点,只要不修法,就毋庸置疑。实际上,快递公司自2009年正式有了“法律地位”后,也都是依法经营和提供服务。问题是,随着我国快递业务量的爆增——10年增长了30多倍,快递小哥的群体扩容远远跟不上行业步伐。

此外,随着外卖市场的进一步增大,新零售趋势愈加凸显,不排除未来更多快递配送人员去送外卖等……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快递末端配送会越来越难。

多年前,马云曾预言,未来每天会有10亿包裹产生。“包裹增加10倍,物流配送效率也需要随之增加。但是快递员数量有限,如果不能解决人员问题,那么配送难题就无法解决。”

当需求端和供给端出现矛盾或者说不平衡的时候,一个可见的趋势是,快递业务量还会继续增长,但愿意送快递的小哥却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就延伸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快递小哥是否会沦为从“网点”到“站”或到“柜”的工具人?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消费得都乐于送货上门,按需配送的消费诉求在当前以及未来,正在成为主流。长远来看,随着客户对于末端配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对于快递小哥的能力也提出了更多要求。

结语:末端驿站未来的市场空间还有多大,行业内各有各的说法。不过,尽管有种种挑战,但快递末端驿站刚刚刚迈出一小步,仍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我的朋友安德华认为,细化到末端赛道,驿站市场足够大,当下的市场竞争还没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阶段;各个场景的创新,一定程度上会让末端市场更加繁荣,完全容得下多个品牌。但洗牌一定会如期而至,过滤掉能力和实力不强的品牌。

相比之下,快递末端市场谁能更胜一筹可能还有待考量,好戏还在后面。

LIKE.TG 专注全球社交流量推广,致力于为全球出海企业提供有关的私域营销获客、国际电商、全球客服、金融支持等最新资讯和实用工具。免费领取【WhatsApp、LINE、Telegram、Twitter、ZALO】等云控系统试用;点击【联系客服】 ,或关注【LIKE.TG出海指南频道】【LIKE.TG生态链-全球资源互联社区】了解更多最新资讯

本文由LIKE.TG编辑部转载自互联网并编辑,如有侵权影响,请联系官方客服,将为您妥善处理。

This article is republished from public internet and edited by the LIKE.TG editorial departmen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our official customer service for proper handling.


多窗口浏览器防屏蔽浏览器防封浏览器海外社交媒体推广跨境推广工具数据保护浏览器去中心化浏览器海外流量管理外贸获客工具安全加密浏览器
加入like.tg生态圈,即可获利、结识全球供应商、拥抱全球软件生态圈加入like.tg生态圈,即可获利、结识全球供应商、拥抱全球软件生态圈加入like.tg生态圈,即可获利、结识全球供应商、拥抱全球软件生态圈
加入like.tg生态圈,即可获利、结识全球供应商、拥抱全球软件生态圈加入like.tg生态圈,即可获利、结识全球供应商、拥抱全球软件生态圈加入like.tg生态圈,即可获利、结识全球供应商、拥抱全球软件生态圈